跑步时突然抽筋,是绝大多数跑友都经历过的窘境。本来跑得好好的,突然小腿一阵剧痛,又抽筋了!
这时候只能退到路边处理,严重影响了配速和心情。而在马拉松比赛中,肌肉抽筋的情况就为更常见,不仅是初跑者会中招,连许多跑马大神都会被抽筋所困扰。
有机构对长距离耐力项目肌肉抽筋问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曾经在运动中发生过肌肉抽筋的跑者,在马拉松比赛过程中更容易抽筋,在经历了抽筋之后,也会出现较为明显的肌肉损伤。
这项研究提出了一个观点:跑步时是否发生抽筋,主要取决于跑者的肌肉能力和体能状况,而寒冷、脱水、电解质失调则是导致抽筋的诱因。因此,想要长期预防和减少跑步抽筋,最重要的是经过系统的训练来提升肌肉的承受能力、改善体能。
找到了核心原因,就可以对抽筋问题“对症下药”:
一、系统性地提升体能
为自己制定一整套完整的训练规划,并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进行调整。平常可以多阅读一些运动类的专业文章,提升训练效率,尽快提升体能。
二、赛前做好充分的热身和拉伸
即使是短程的跑步也要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促进血液循环,让全身的肌肉都处于兴奋的状态。热身之后,再针对容易抽筋的大肌肉群进行拉伸。如果是长距离的跑步,开跑时速度不要过快,确保身体适应了之后,再把速度提起来。
三、跑步中注意保暖
寒冷也是诱发抽筋的重要因素,跑步训练时要做好身体的保暖,不要让肌肉长期暴露在过于寒冷的环境中。当然了,也不能一味追求保暖而选择又厚重又紧身的衣服,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汗液不能及时排出,让物质代谢受阻,同样也会引起抽筋。如果是长期被抽筋困扰的跑友,必须要准备几套防风保暖又速干的跑步装备,根据天气状况来选择最合适的穿着。
四、确保充足的水盐供应
在跑步的过程中,体内保持充足而稳定的水分和盐分,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运动能力,不会过度疲劳而导致抽筋。
在运动之前的10-15分钟,摄入200-350毫升的水,让身体拥有充足的水分储备;运动超过1小时,每15-20分钟补充100-200毫升的运动饮料;结束跑步之后,可以根据运动强度、温度、疲劳状况等,补充大量的水分和运动饮料,弥补在运动中的损失。
五、抽筋后完善处理
即使做好了一切准备,仍然都可能在跑步中遭遇抽筋。通常的处理办法是退到路边,及时进行拉伸。灵活利用马路牙子、路灯桩等等。如果抽筋状况非常严重,就要马上申请救援,等待医护人员的帮助。
六、为经常抽筋的部位打上绷带
如果在某个部位多次出现过抽筋,也可以购置一些专业的弹力绷带,在相应的位置打上绷带。弹力绷带可以包裹住肌肉,为肌肉提供稳定的支持,减少长距离跑步导致的肌肉抽筋。小腿容易抽筋的话,也可以选择穿运动压缩袜,不但能提供压力,还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