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是一种高效、便捷的锻炼方式。无论是城市街道、公园小道,甚至乡村田野,我们总能看到跑步者的身影。
跑步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而且门槛相对较低。无论是健身还是减肥,都可以选择跑步。小编想告诉大家,30岁以上的人一定要保持跑步锻炼的习惯。
跑步是30岁以后的人不能错过的运动!为什么30岁以后的人需要多跑步?
1.骨质流失从30岁以后开始,骨骼硬度会逐渐下降。尤其是久坐的人,骨头容易变脆。研究表明,长期跑步的人往往比缺乏锻炼的同龄人具有更高的骨密度。每周跑步2次以上,可以让关节更加灵活,降低骨质疏松风险,有效提高健康指数。
2、30岁以后,身体机能不如以前,基础代谢值会降低,热量消耗也不如以前,中年更容易出现体重增加的情况。跑步运动可以增加活动代谢,促进体脂率的降低,让您保持年轻苗条的身材,避免肥胖问题。据相关研究显示,每周跑步3次,每次30分钟以上,三个月后平均体脂率可降低5%左右。
3。 30岁以后的人面临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跑步运动可以刺激身体分泌内啡肽、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让您缓解压力,保持愉悦放松感,充满活力和自信,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指数。
你会发现坚持跑步健身的人总是精力充沛、精力充沛。无论是面对工作上的挑战,还是生活中的琐事,你都能从容应对。
4。 30岁以后的人,肺活量会下降,身体的摄氧量也会下降。跑步锻炼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增强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耐力,使心肺工作更有力,从而提高整体体质和能量水平。
5、30岁以后的人容易出现肌肉拉伤、全身不适等亚健康疾病,甚至脂肪肝、高胆固醇等。跑步锻炼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身体变得更加灵活,亚健康疾病消失,基础疾病得到改善,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30岁以后的人开始跑步时,一定要注意正确的跑步方法,不要盲目跑步。
初学者应该从3-5公里的跑步距离开始,以慢跑为主,不要追求速度。跑步时要保持背部挺直,收紧腹部肌肉,不要驼背,身体稍微前倾。跑步时,双腿不要抬得太高。落地位置保持膝盖微曲,前脚掌着地,迅速过渡到全脚掌,这样可以减轻关节的压力。跑步时控制呼吸,保持2步呼气2步吸气的频率,这样才能跑得更健康。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