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口气”指的是人的精神。气血充足,则元气旺盛;气血充足,则元气旺盛。气血不足,体力、精力就会下降。
中医认为,有一种补气血的方法,不需要很大的力气,躺着就可以完成。这就是“回阳谎”。
《生命时报》 邀请中医专家讲解原因,并推荐几种最能补气血的动作。
睡前这样躺10分钟,养气血
“回阳卧”是源自道教的一种养生功法。又称回阳卧。在瑜伽中,它被称为仰卧并绑双脚。
具体方法:
1、自然平躺,仰卧在床上,双腿弯曲,脚底(脚底有涌泉穴)并拢,使双腿大致呈环形;
2。此时,两侧膝盖尽量靠近床面,脚后跟尽量靠近会阴,但不要用力;
3、双手放在小腹上,掌心朝下;或将手放在腹股沟上。
每晚睡觉前练习10至30分钟即可。需要提醒的是,整个过程中要注意放松,量力而行。膝盖或臀部受伤的人不适合此动作。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男科主任翁先生表示,睡前仰卧可以促进气血运行、补肾壮阳、安神。并有助于睡眠,对提高男性性功能也有帮助。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姚彬彬也表示,睡前将脚底并拢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但长期坚持可以温阳补肾,改善器官功能。
为什么脚心相贴能养气血?
翁委员表示,回阳卧主要作用是疏通下肢经络,包括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尤其是足二阴经。肝、肾经。
在中医理论中,肝被称为“将军之官”。肝藏血,主情志。肝经对于全身气血的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夜间,肝经当令。此时刺激肝经,可以疏肝理气,畅通气血。
另外,经过一天的活动,始终负重的下肢很容易出现血液循环受阻,甚至出现水肿的情况。这个动作还可以缓解下肢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
这两类人最适合做
综合起来,以下两类人特别适合睡前“回阳”。
1号
气血不足的人
“气虚”和“血虚”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同时出现。以下是气血不足的10个主要症状:
怕冷、手脚冰冷;
视力模糊;
面色苍白、皮肤粗糙;
健忘、心悸;
头发干燥、无光泽;
手脚麻木;
失眠、多梦、易惊醒;
月经量少、推迟;
头晕耳鸣;
疲倦无力、活力下降、精神不振、懒惰。
2号
男性
静阳位对于改善肝经、肾经所主的疾病,尤其是下焦疾病,如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男性前列腺炎等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有相关问题的人不妨在睡前尝试一下这个动作。
5个动作“补气血”效果明显
有些人去看中医时,会被提醒不宜剧烈运动。这是因为气血两虚的人容易感到疲劳。如果补品跟不上消耗,就会越练越累,加重气血流失。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国胜吉伟表示,每天练习以下动作,可以帮助滋养气血。
1 金鸡独立
具体方法:左脚单腿站立,右脚脚底放在左大腿内侧上端,脚趾朝下,脚后跟接触大腿根部;双手自然地放在身体两侧,或者双手并拢向上举起。
尝试单腿站立3到5分钟,但不要用力,然后换右腿。您可以抓住周围的物体以避免跌倒。
中医认为,脾主肉,肾主骨。金鸡的这个动作可以强筋健骨,进而增强脾肾功能,加强全身气血运行。
2 揉搓手掌
将双手放在一起,用力揉搓,直至变热。人的手掌上有很多穴位。适当的揉搓手掌,可以帮助放松肌肉、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从而刺激全身气血运行。
3拍屁股
“拍打屁股”可以刺激臀部和腿部的经络穴位,疏通气血,活血化瘀。
具体方法:站立,双手从臀部到小腿慢慢拍打,每次约5分钟,以引起局部发热为宜。
4个看台
古语云:“万动不如一静,万功不如一立”。站桩是指像木桩一样站立,身体保持在一个位置。
具体方法: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曲,双手弯曲于胸前或腹部;然后调整身形,头部挺直,下颌稍微放松,保持肩膀在同一高度,髋骨在同一高度;压力区域集中在脚趾和前脚掌上。
站桩要循序渐进,从每次5分钟左右开始,逐渐延长到每次20至30分钟。
5.单手举臂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果脾虚,就会影响全身气血的运行。想要调养脾胃,可以多做八段锦第三式——。调理脾胃,必须个别进行。
此动作可刺激腹部的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使脾气上升,胃气下降,调和气机。
本期编辑:郑荣华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