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肌肉酸痛
本词条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 苏庆军审核认证
概述
肌肉酸痛是患者感受到的身体症状。肌肉酸痛的病因通常是运动损伤或者是感染性疾病。运动引起的肌肉酸痛可分为急性肌肉酸痛与慢性肌肉酸痛(迟发性的肌肉酸痛)两种。急性的肌肉酸痛有别于肌肉拉伤,它是因肌肉暂时性的缺血而造成的酸痛现象。慢性肌肉酸痛往往发生在运动结束后1~2天内,在一次运动量较大的锻练后,或是间隔较长时间未锻练刚开始锻练之后往往会出现。感染性疾病中也会出现肌肉酸痛,通常会伴随有反复的寒战、高热、面色苍白等。出现肌肉酸痛,需要多休息,并针对原发病治疗,采取正确合理的治疗措施后,一般预后良好。
就诊科室
骨科、感染科
疾病别称
无
是否常见
是
伴随症状
发热、寒战、乏力、面色苍白
好发疾病
中东呼吸综合征、军团病、流行性腮腺炎、疟疾、骨质疏松症
治疗周期
视原因而定,一般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后多可获得缓解
常用药物
布洛芬、双氯芬酸钠、洛索洛芬钠
常用检查
血常规检查、局部彩超、局部X片
是否严重
肌肉酸痛的严重程度是原发病而定,如果是严重感染发热引起,严重者会出现脓毒血症。
重要提醒
感染性疾病引起的肌肉酸痛,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控制感染,控制体温,避免病情加重。
病因
肌肉酸痛多由感染性疾病因素或运动微损伤导致,通常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肌肉酸痛,感染性疾病多在发热后出现。
疾病因素
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发病过程中出现的持续的高热体温高达40℃以上,常常伴有寒颤和肌肉酸痛等症状。如中东呼吸综合征、军团病、流行性腮腺炎、疟疾等。
其他
骨质疏松症、反复紧张性损伤症、脚气病性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也可导致患者出现肌肉酸痛。
相关疾病
中东呼吸综合征、军团病、流行性腮腺炎、疟疾、骨质疏松症
非疾病因素
运动
肌肉酸痛多是运动微损伤引起,运动损伤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训练动作不规范、训练重量过大、训练动作选择错误、热身不充分、训练时注意力不集中、营养不良和训练过度等,以上原因都有可能导致运动损伤,引起肌肉酸痛。
其他
抽筋、饮酒后等也可引起肌肉酸痛的症状。
症状
肌肉酸痛既是一个独立的证候,又可是疾病中的一个症状,可表现为肌肉酸痛,有的患者会出现局部肌肉僵硬。若是感染引起,还会伴随发热等症状。
症状分类
运动引起的肌肉酸痛可分为急性肌肉酸痛与慢性肌肉酸痛(迟发性的肌肉酸痛)两种。
典型症状
患者通常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局部肌肉酸痛不适,有的会出现肌肉僵硬,甚至因为疼痛采取被迫体位。
伴随症状
感染性疾病引起的肌肉酸痛会伴随有其它症状,如发热、寒战、乏力、面色苍白等。
并发症
肌肉酸痛多无并发症。
就医
肌肉酸痛的病因多是运动损伤,通常不治疗病情会自行的好转,如果症状持续未有好转,需要及时就医。如果是感染性疾病引起的,要针对原发疾病来治疗。
就医指征
就诊科室
如果是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的肌肉酸痛,应该前往骨科就诊。如果肌肉酸痛伴随有发热等感染征象,应该前往呼吸内科或感染科就医。
医生询问病情
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
对疼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等,检查是否存在红肿、疼痛、痉挛、僵硬等症状,判断患者肢体、肌肉的具体情况。
血常规检查
通过检查可以明确白细胞的数值,明确是否存在感染,对感染严重程度进行初步的判断。
局部彩超
通过局部的彩超检查,可以帮助查看局部的软组织、血管、神经的情况。
局部X线
运动中或者是运动后出现肌肉酸痛,可以通过X线筛查是否有骨折或骨质破坏。
诊断标准
肌肉酸痛的诊断包括与其他疾病的鉴别,及进一步明确肌肉酸痛的原因。
鉴别诊断
肌肉痉挛
这是一种肌肉自发的强直性收缩,出现发病后可以表现为肌肉发硬,疼痛难忍,持续数秒钟到数十秒不等。通过病史、临床症状以及相关检查,不难鉴别。
治疗
肌肉酸痛的治疗目的以改善局部疼痛难忍的症状为主,还需要积极治疗引起肌肉酸痛的原发疾病。
家庭处理
到院治疗
一般治疗
感染性疾病引起的肌肉酸痛,需要进行吸氧、监护,以及病因治疗。
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
疼痛严重,可以适当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洛索洛芬钠等。
病因治疗
感染性疾病引起的肌肉酸痛,要针对不同的致病微生物,使用抗感染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
适当拉伸患处,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酸痛的症状。
饮食
患者如果是运动损伤引起的肌肉酸痛,饮食与平常无异。如果是由于感染性疾病引起,应该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饮食调理
护理
肌肉酸痛患者在生活上进行相应的护理,运动损伤后应该要注意多休息。疾病引起的肌肉酸痛,还应该按照原发病的要求,给予相应的护理。
日常护理
病情监测
密切关注患者肌肉酸痛的持续时间,记录病情变化,如有病情加重,应该及时汇报给医生。
心理护理
肌肉酸痛的患者可能会因为疼痛出现精神过度紧张的现象。家人应该给予安慰,并且配合医生积极的治疗,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特殊注意事项
如果是运动损伤引起的肌肉酸痛,要排除有无其他软组织的损伤。
预防
预防措施
对于肌肉酸痛的预防,除了预防肌肉酸痛本身,还应预防肌肉酸痛原发病加重。
参考文献
[1]张景琦,孟令超著.本能减脂[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170-172,253-277.
[2]“科学心”系列丛书编委会编.青少年科学心系列丛书.领跑健康.运动中的科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179-183.
[3]马晓晴编著.预防职业病危害员工须知[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8.125.
[4]王夫权,刘金柱主编.新编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45-46.
相关视频
颈椎病为什么引起肌肉酸痛
肌肉酸痛怎么按摩
经常肌肉酸痛怎么回事
肌肉酸痛属于什么感冒
肌肉酸痛的原因
肌肉酸痛属于什么感冒
相关问答
肌肉酸痛的处理
能导致肌肉酸痛的病因有很多,应该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果是由于患者刚做完运动锻炼没有及时做放松运动,乳酸堆积导致的局部酸痛,可以适当进行按摩、做放松运动,酸痛症状就会缓解。如果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的下肢肌肉酸痛,就应该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治疗,可以对腰椎进行热敷、理疗、艾灸,也可以外敷活血化淤的膏药,同时患者还应该注意休息,避免弯腰动作。
肌肉酸痛怎么引起的
肌肉酸痛常见以下几种原因:第一、肌肉劳损,过度劳累可以导致肌肉发生劳损,劳损发生后肌肉内部会产生大量乳酸,能导致肌肉酸痛,根据劳损的程度不同,肌肉酸痛症状也会有所差别,轻者休息1~3日即可以缓解,而重者则需要休息1周才可以彻底缓解不适。第二、肌肉受到持续压迫,如长期卧床病人背部肌肉及腿部肌肉受到持续压迫,从而可引起肌肉酸痛症状,改变姿势可以缓解不适。
肌肉酸痛
首先需要解释一下肌肉酸痛引起的原因,最为常见的还是最近一段时间病人由于过度的劳累,从而使得体内的肌酸激酶分泌过高,就可以引起病人肌肉出现酸痛症状。缓解的办法,可以对局部进行按摩,通常可以进行局部的揉法、捏法、滚法进行按摩,就可以有效的缓解病人肌肉酸痛症状,再就是可以局部进行热敷,也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肌酸激酶吸收,利于恢复。
小腿肌肉酸痛是为什么
引起小腿肌肉酸痛的原因有很多,第一,可能是运动过度或者运动方式不对,引起的小腿肌肉拉伤、肌肉痉挛,可以通过按摩缓解。第二,可能是长时间的劳累或者受凉引起的,长时间站立或者不运动使腿部血液循环不流通,血液淤积给腿部肌肉带来压力,从而引起小腿肌肉酸痛。第三,可能是下肢静脉血栓引起的,这种情况需要做血管超声检查才可确诊治疗。
怎么缓解肌肉酸痛
出现肌肉酸痛的情况,一般多是由于高强度的运动导致新陈代谢产物的增加,阻碍血液的正常流通引起的。出现肌肉酸痛的情况后,建议最开始先用冰袋敷法,来帮助减少血液循环流通,帮助缓解肌肉疼痛。另外在运动后及时的多补充一些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多补充一些蛋白质的食物,并口服一些维生素c来帮助促进体内物质代谢,出现肌肉酸痛的情况最重要的一个缓解方法,就是严格的卧床休息即可很好的缓解。
如何缓解肌肉酸痛
一般缓解肌肉酸痛,常采用休息与物理治疗处理。如按摩,热敷,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的效果,根据不同的体质,不同的健康状况,可以科学地安排肌肉锻炼,锻炼时,尽量避免长时间集中练习身体某一部分,以免局部肌肉负担过重。要注意即将练习时负荷重的局部肌肉活动得更充分,对酸痛局部进行静力牵拉练习,有助于缓解肌肉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