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法律人才库,从大的说,他们的工作关乎着法治国家建设,实际上,他们的工作,和咱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是戚戚相关的。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几位法学法律人才库中的名家们。
“全网超火的AI变装,教你一键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
“这个男人带孩子买菜的时候,竟看见一个小偷在偷钱包。”
刚才我们看到的,AI换脸和剪辑影视作品片段,这些短视频平台上流行的新潮玩法,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在吸粉的同时,您的这些行为,往往可能涉嫌违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资深教授吴汉东:“我们要阅读书籍,欣赏音乐,看看视频,观赏一下足球比赛,甚至工作的时候要用软件查查资料,这些都涉及到著作权。”
AI换脸、擅自剪辑影视作品片段,这个可能就侵犯了影视着作权人的保护作品完整权、改编权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等,这涉及到了知识产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资深教授吴汉东:“知识产权也是一个法律制度,同时对湖北的科技创新,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它所起到的制度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吴汉东:中国知识产权研究和教育的开拓者
吴汉东,文澜资深教授,他笑称自己是个70后,从读书到从教,吴汉东与知识产权结伴同行已经有四十多年,是中国知识产权研究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资深教授吴汉东:“我们现在强调保护知识产权,两句话,实现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40年来,吴汉东与书为伴,不断读书、教书和写书,因为在吴汉东心里,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资深教授吴汉东:“教育为本,教育涉及到人才的培养,在任何一个国家,人才培养是一个基础性工程。”
除了以书为伴,吴汉东说,他还坚持与法同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资深教授吴汉东:“因为我们是研究法律的,所以说首先是要学法,跟学生讲法,也参与立法,绝不犯法。”
作为一个法律工作者,吴汉东笔耕不辍、游学布道,他坚持写书不卖书。疫情期间,吴汉东每天在家伏案创作,手写完成了110万字的书稿,2021年,出版了首部独撰知识产权法教科书。三寸笔、三尺讲台、三千桃李,吴汉东一步一步走着坚实的教书育人之路。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资深教授吴汉东:“现在国际的竞争,我们看到它的表象是科技竞争,文化竞争,当它背后最深层次的问题是高端人才的竞争。”
像吴汉东一样,这次入库的8位法学名家,他们的一个共同身份就是教师。
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叶中:“一直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样一个理念,始终把教育教学作为自己最根本的任务,最神圣的职责。”
周叶中:将法治教育视为终身事业的大学老师
周叶中说,“人与人最小的差距是智商,最大的差距是坚持”,35年来,周叶中一直坚守在三尺讲台教书育人,培养出了培养了200多名硕士、博士、博士后,除了教书育人,周叶中还经常到全国各地进行普法教育。
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叶中:“法治国家,不可能靠几个法学家能够建起来,它必须要靠广大民众,大家都崇尚法治、信仰法治,遵守法律,真正地把法治信仰后置于心。”
方世荣:辛勤耕耘40年 培养行政法学专门人才
文澜特聘教授方世荣,从事行政法学教学科研四十多年了,他辛勤耕耘,教书育人,指导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研究人员近300人,培养了大批行政法专门人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现代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方世荣:“40年教学,他们(所教的学生)现在基本上都是在从事行政法这个专业领域的工作,我认为他们都成才了,学的专业对他们都是非常有用。”
姚莉:为全面依法治国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
博士生导师姚莉,始终坚持以国家、社会法治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为导向,理论联系实际,始终身处教研一线,其教学风格、实践成效深受好评,培养了大量德才兼备的法学人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姚莉:“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承担着为法治中国建设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提供科学理论支撑的光荣使命。”
秦前红:研究司法体制改革 形成系列开创性成果
秦前红,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长期从事公法理论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等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课题,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十多部。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秦前红:“师者本分,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成就是老师要去努力,也是老师期待的,而学生有出息了后,那也构成一个老师职业成就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肖永平: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国际法精英
专门研究国际法的肖永平教授,是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院长,他始终把立德树人放在第一位,主持的“国际私法”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国际法精英。
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院长肖永平:“我个人主要从事国际法方面的研究教学和实践,国际法治,天下为公。”
冯果:潜心治学 经济法治事业的耕耘者
冯果教授是专门从事经济法学和商法学教学和研究的,他始终以稳健厚重的珞珈法学风骨为学育才,执教三十年,冯果以嘉言懿行率先垂范,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法学学者与法律工作者
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冯果:“人民事小大如天,千斤重担落在肩,正义之剑心中悬,惩恶扬善保平安。”
刘茂林:推动宪法理论创新 致力法学教育改革
为了惩恶扬善保平安,湖北警官学院的刘茂林教授,推动宪法理论创新 致力法学教育改革,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湖北警官学院院长、教授刘茂林:“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要对党忠诚,要服务人民,要执法公正,要纪律严明,要做到这一点,你就是一个称职的警察。”
湖北警官学院,是一个培养英雄的摇篮,从这里走出的一批又一批的人民警察,在打击犯罪的战场上,他们勇往直前。在服务百姓的工作中,他们俯身基层。
湖北警官学院院长、教授刘茂林:“工作纪律,工作作风 要求他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很规范。”
8年前,刘茂林来到湖北警官学院任教,时刻以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标准来要求自己,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安人才。
湖北警官学院院长、教授刘茂林:“我们要培养致用之才,教师应修身明理,要成就有用之才,学生应该德才兼备,这样我们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