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专栏,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激痛点形成的6大因素
1
肌肉过度收缩
肌肉过度收缩是激痛点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肌肉长时间的收缩可以导致肌肉组织的缺血和缺氧,使得肌肉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氧气,从而形成激痛点。此外,肌肉收缩产生的拉力也会使得肌肉组织处于紧张状态,如果肌肉收缩过度,可能会导致肌肉组织的损伤,从而促进激痛点的形成。
2
激惹、损伤、创伤
当肌肉受到物理上的刺激或损伤时,会释放化学性刺激物质进入肌肉组织中,这些化学物质会引起局部肿胀和压迫周围的血管,从而导致缺血和缺氧,进而开始形成激痛点。同时,这些化学物质还会导致局部疼痛和过敏反应,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促进激痛点的形成。
3
疼痛的影响
肌肉疼痛可引起紧张和痉挛,进而加重疼痛。肌肉长时间紧张可导致肌肉缺血和化学物质释放,刺激神经末梢,形成激痛点。这种疼痛-痉挛-疼痛的循环并不仅限于肌肉自身疼痛,其他部位疼痛也可能通过神经传导和代偿性紧张影响肌肉状态,进一步加重激痛点形成和疼痛。
4
肌肉的固定
当关节或其它组织出现损伤或疼痛时,周围的肌肉会倾向于收紧来固定相关区域,从而减少运动,避免损伤,这是机体的一种自发性保护机制。不过,当肌肉持续收紧,激痛点也更容易形成。
5
肌肉长期短缩的状态
长期处于短缩状态的肌肉会逐渐形成适应性短缩,这会导致肌肉的弹性和柔韧性降低,以及肌肉张力的升高。这种长期处于高张力状态下的肌肉,非常容易形成激痛点,从而引起疼痛和不适。
6
肌肉过度拉伸或拉伤
适当的拉伸可以帮助缓解肌肉紧张和僵硬,并提高肌肉的柔韧性和弹性。但是,如果拉伸过度、拉伸过快或者拉伸方式不正确,会激活肌梭反射,导致肌肉反射性收缩。当肌肉受到拉伸时,会在肌肉组织中形成一定的张力,过度的拉伸会超过肌肉组织的耐受范围,造成肌肉组织的破坏和创伤,进而促进激痛点的形成。
+
参考文献
1.Simons DG,Travell JG,Simons LS:myofascil pain and dyfunction:the trigger point manual,ed 2,vol 1.Baltimore,1999,lippincott williamsWilkins,41.
2.Shah JP, Danoff JV, Desai MJ, et al. Biochemicals associated with pain and inflammation are elevated in sites near to and remote from active 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 Arch Phys Med Rehabil. 2008;89(1):16-23.
END记得“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