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一生写了很多小说,也写了很多散文。在他的作品里,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散发着对生命的沉思,充满了对人性的拷问。
他的智慧之光,照亮了命运的黑暗。《病隙碎笔》是史铁生最为经典和影响力最大的作品之一。
这本书虽是“碎笔”,却充满了哲思,沟通了生命的多个命题,涵盖了对人生、对世界、对人性、对信仰等各方面的思考与感悟,本周,我们将一起走进这本书,感受其中的真诚与温情,智慧与哲理。
?点击上方音频即可收听主播晏娇的领读音乐|云汐 – 有一个他大家好,今天是麦家陪你读书的第2206天,共读的是第313本书——史铁生的作品《病隙碎笔》。
《病隙碎笔》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更多爱读书的朋友。麦家陪你读书,一起读书,一起成长。
史铁生这个名字,承载着一个人生命的奇迹。史铁生在被局限的身体中,进行着浩瀚远大的思考,一直在抵达生命永恒意义的路上。
1972年,史铁生因为一场大雨发了高烧,大病一场,双腿彻底瘫痪,从此就坐在轮椅上,再也没能站起来;
曾经的他,是清华附中的顶尖学生,不仅每次考试名列前茅,而且在课业之外,篮球、乒乓球、排球,各种体育项目几乎样样精通,尤其擅长80米跨栏。
命运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年仅21岁的史铁生无法接受这一残酷的事实,他写道:“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此后,他总是大病小病不断,但他依旧四处找工作,每个月挣十几元补贴家用。
1980年,他突发性肾病,医生为他做了膀胱造瘘手术,此后只能依靠尿管生活,随身带着尿壶。
日常的时间里,他不想给家人添麻烦,便独自前往家附近的地坛,看书、写作、观察来往的路人。
不久前,我们和大家共读的《我与地坛》正是记录了他这段时间的所思所想。
1998年,史铁生的肾病越发严重,后来甚至恶化为尿毒症,史铁生开始做透析,用这种办法维持日渐衰弱的生命。
身患尿毒症的他每周要进行三次透析,每天四小时都挣扎于死亡边缘。
史铁生在与病魔作斗争的间隙,依然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金钱与道义、写作与艺术等等人生大问题。
《病隙碎笔》便是他在1998年到2002年间所写下的243则散文随笔。
他带着希望与坚定,挑战这不可理喻的荒诞,挑战人生所谓的命运。
处在荒谬的人生境地却依旧不停努力、肯定个人的存在价值。这本书凝聚了史铁生面对生命终极问题的思考,是他对自己生命与精神点滴的记录。
2003年,首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颁给了史铁生,授奖辞中提到: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面对并不受贿的命运,还能如何呢?
史铁生说,要不死,逃到你来时的地方去,要不活,活在当下,坚守在你所处的绝境中,寸步不移。
他智慧地说,我们每时每刻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回看史铁生的老照片,我们会发现几乎每张照片上都是他露出洁白牙齿的笑脸。
“他的《病隙碎笔》作为2002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
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
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
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他以笔代步,以思想的高度和深度踏出的强有力的足音。
这本书是史铁生的生命笔记,让读者在文字中体会他的勇气和执着,在这些感悟的瞬间体会生命的永恒,同时这本书的文字也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莫言曾说:“我对史铁生满怀敬仰之情,因为他不但是一个杰出的作家,更是一个伟大的人。”
纵使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被局限在轮椅之上,史铁生依旧渴望自由的夜行,脱离开喧嚣的白昼,到夜的世界听远大辽阔的声音,去到一切心魂的栖息地。
他并没有因为命运的不公而变得消沉,而是在病痛中开始了思考生与死、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爱与性等伟大的命题。
这本看似细碎的散文集,却充斥着了对人生的诘问、探索与解答,解答着那些超越生命的难题,它来自一个苦难的人生,却凝聚着精神的明朗。
他用生动优美而通俗的语言,从生命的困惑与痛苦出发,对所处的世界和时代进行审视,对人生意义和精神寄托不断追问。
零碎的文字形散而神不散,史铁生在用文字记录的同时,也在进行心理的疗愈。
在《病隙碎笔》里,史铁生说:
“有一回记者问我的职业,我说是生病,业余写些东西。这不是调侃,我这四十八年大约有一半时间用于生病,此病未去彼病又来,成群结队好像都相中我这身体是一处乐园。”
对于史铁生而言,《病隙碎笔》是其生命体验与感受的人生笔记,承载着他历经苦难与绝望后的超脱与对生的追问,是对健全精神世界的写照;
对读者而言,《病隙碎笔》是我们穿过特殊性看到普遍性的窗口,帮助我们认识我们自身、认识生命本身,鼓励每一个在尘世感到疲惫与无所归依的心灵;
对文学而言,《病隙碎笔》运用雅致与通俗交错的语言、隐喻式的叙事模式等等艺术手法,对所在的世界和所处的时代进行审视,对生命状态和人生意义进行思考,具有思辨性与哲理性,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宝贵财富。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书中有他历经苦难后的豁达,有超越苦难的人格力量。
读者可以通过这本书发现个人的懦弱与流俗,重新检索个人的价值取向与人生选择。
读史铁生,就是读一种人生、一种哲学;
读史铁生,就是读我们自己。
人生如戏剧,终有起伏跌宕时,无论身处何种境地,我们都可以把握自己的心。
在现代世界中,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我们一生下来就面对着走向死亡的命运,如海德格尔所说,生命是“趋向死亡的存在”。
在日益浮躁与催人焦虑的社会,追随心中的信仰,想做什么就坚持去做,生命会在每个平淡但有意义的时刻焕发耀眼的光芒。
史铁生既是我们的同行者,同时也作为火炬照亮了我们同行的路。
接下来的一周,我们一起读史铁生,一起进入他的《病隙碎笔》,感受那充满生命力与哲思的文字,体悟那伟大而深刻的灵魂。
了解谷主麦家的读书计划??麦家:我要用20年时间,陪读者读完1000本名著??麦家:写在“家人”超百万之喜悦时
领读人 ·陈银清
在读文学硕士。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我愿与书一起变老。
主播 ·晏娇
声音工作者,十多年资深电台从业经验,有声平台主播。
编辑:馬車夫斯基运营:廿一图片:文中插图均来自公共版权网站,非商用结尾音乐:云汐 – 有一个他 ↓点击,读书打卡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