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7700字,阅读大约需要9分钟
听完公开课如何评课?我们为您带来一份万能评课模板,包括教师听课评语、教师评课用语模板、优缺点套用语、评课注意事项及侧重点等,速来get吧!
1
教师听课评语
这是一堂实用、有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如何学、如何做,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教学目标非常明确,而且学案切合学生实际,课件制作的非常实用。本堂课做到了:
1. L老师这堂课学生情绪高涨,气氛活跃,课上利用旧知迁移进行新知的学习方法,用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的的思路,设计非常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出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2. L老师这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
3. L老师利用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起,有许多地方值得学习。
4. L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与生活的联系。
5. L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率极高,特别是老师能抓住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
6. L老师这堂课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升。
7. L老师能从学生特点出发,让学生在玩的活动过程中探究新知识、理解新知识,从整体上来看,效果确实不错,值得学习。
8. 有“创新”和“创意”,能活用教材,爱想点子,新课改的理念体现得很突出,形成了校本特色,把数学生活化,设计好。
9. 在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认知基础,组织生用对比的方式比较原来学习的应用题和这节课学习的应用题有哪些地方不同,让学生明白这节课新知识“新”在哪里。
10. L老师这堂课的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从事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利用合作交流,解除困惑,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练习的呈现方式多样,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11. 课堂气氛活跃,实践中合作交流与动手能力相结合,充分获取活动经验,老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12. L老师这堂课老师激情高,教学环节紧凑,合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通过有效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把一节枯燥的课上的很精彩。
13. 例题、习题的搭配合理,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
14. L老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体会到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应用。
15.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怎样算比较简便?”使算法得到了更优化,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6. 在学生探究时深入浅出,使学生也很容易地掌握了方法,这可从学生的反馈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17. L老师的课堂中,能够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老师不是传授学习的方法,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18. 能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并充分给足了学生动手、观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
19. 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样化,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
20. L老师语言优美,仪表大方,课堂中能充分利用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爱的教学情景,为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和整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1. 本节课,教师创设了学生爱好的猜谜活动,学生们非常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去参与。
22. 注重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3. 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24. L老师的课语言精练,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过程由浅入深,方法灵活多样,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通过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教材理解透彻,知识重点和难点把握准确。
2
教师评课用语模板
1. 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
2.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
3. 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生与生活的联系。
4. 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致勃勃。
5.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6. 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率极高,特别是老师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
7. 老师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升。
8. 老师能从学生特点出发,让学生在玩活动过程中探究新知识、理解新知,从整体上来看,效果确实不错,值得学习。
9. 有“创新”和“创意”。能活用教材,爱想点子。新课改的理念体现得很突出。
10. 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互相补充,让学生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
11. 老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体会到语言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着,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应用。
12. 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
13. 老师的课堂中能够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老师不是传授的现在的方法,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14. 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的桨,让学生积极思考,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估验成功的喜悦。
15. 老师语言优美,仪表大方,课堂中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爱的教学情景。
16. 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为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和整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7. 教学环节紧凑,合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18. 老师的课语言精练,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过程由浅入深,方法灵活多样。
19. 本节课,教师创设了学生爱好的猜谜活动,学生们非常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去参与。
20. 在课堂中,教师花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多次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探索中得出结论。
21. 这是一堂实用、有效的公开课,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如何学、如何做,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教学目标非常明确,而且切合学生实际,课件的制作非常实用。
22. 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导入,必然拨动学生的心弦,为整节课的顺利进行定下完美的基调。这节课的导入就很新颖,有趣味性、启发性,学生的学习欲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23. 课堂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提醒、矫正、劝诫、引导与鼓励。恰如其分的表扬、充满关怀的批评、满怀希望的鼓励,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的平台。优秀是夸出来的——让学生互相赞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效果会更好。
24. 课堂容量大,既注重基础又注重拓展,与中考联系紧密,紧扣考考纲要求。具体而言,对基础知识的落实、积累很到位。对文章中重点内容反复强调并注意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
25. 目标设置合理,并且整节课紧紧围绕着当堂的目标来进行。
26. 环节非常明晰,并且环环相扣,有落实,有测验,有反馈,有巩固,有发展。
27. 注重目标教学,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目标达成度高。
28.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师能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29. 学科特有的价值被充分挖掘,学科味非常浓。
30. 教师能合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
31. 本节课注重错误归类,题型归类,方法归类。效果非常好!
32. 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科学,引导很到位。
33. 能活用教材,创新知识的呈现方式,提出目标、围绕目标、检测目标,目标教学的意识强。
34. 讲好课就是要回答好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3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感兴趣,才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去参与。
36. 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如何学、如何做,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教学目标非常明确,而且学案切合学生实际,课件的制作非常实用。
37. 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目标明确,通过训练入手,让学生总结规律,教师评析,符合教学规律。
38. 学习目标应具体明确,符合课标、教材与学生实际。抓住关键,以简驾繁,重点难点的提出与处理得当。
39. 老师在课堂上要扮演“导演”的角色,而不是“演员”的角色。在老师的精心调度下,所有学生时时刻刻扮演着“演员”的角色,学生读、写、说、思,环环相扣,忙而不乱,都有自己的事可做。
40. 知识的呈现方式多元化,文本的利用很到位,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充分,问题有层次,互动效果好。
3
优点与建议套用语
评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教学目标,教学思路,课堂结构/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教案。
公开课评课优点用语
1. 教师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很快融入当时的课堂情境,为学习课堂知识做了很好的铺垫。(教学方法和手段)
2. 教师教学过程能关注大部分学生的听课状态,深入学生当中,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氛围活跃。(教学环节/课堂结构)
3. 教师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学生的朗读,各种形式的朗读相结合,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效果)
4. 教师整堂课的语言流畅精练,表达准确到位,可见老师备课的精心细致。(教学基本功)
5.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养成自主读书的好习惯,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教学手段和方法)
6.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处理恰当,体现语文要素,层次分明。(教学思路)
7. 教师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氛围好。(课堂结构)
8. 教师教学思路清晰,能根据目标有条不紊地进行,课堂中能与学生积极互动,并及时给予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善于鼓励学生。(教学思路、教学目标)
9.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亲切引导学生学习,善于引导学生自主讨论交流并总结归纳课堂相关知识点,激发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环节/课堂结构)
10. 本课教学重难点清晰明了,对文本的解读较为详细。(课堂结构)
公开课评课建议用语
写建议有点难,评课的时候说不足点还是要依据听课的具体情况展开,可结合具体例子,简单罗列几条供参考。
1. 一堂课的时间有限,课堂的容量不宜太大,能够做到一课一得就更好了。(教学过程/课堂结构、教学环节)
2. 课堂导入不宜太长,如果能找准切入点,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将更好。(课堂结构)
3. 教师过渡语衔接自然,语言精练,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是一堂很扎实的课,如果能够实现教考评相结合将更好。(教师基本功)
4. 本堂课要体现的语文要素是……,能够紧扣单元要素展开教学,设计将更加合理。(教学环节、课堂结构)
5.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如果能给予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将更好。(课堂结构、时间)
(1) 课堂上细节讲解不够。
(2) 对学生的带动性不够。
(3) 整个课堂的气氛不是很活跃,学生的兴奋度还不高,上课有点放不开。
(4)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没有设置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情景,导致这 个教学过程不连贯。
(5) 教师示范少,学生没机会展示。
(6) 教师没有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练习中出现的安全问题。
(7) 在这节课的内容安排上,课中的内容最好减少一个活动内容,否 则教学时间有点紧。
(8) 应教会学生如何容易处理数据,如何从数据中发现结论(规律);
(9) 本节课实际上不需要利用网络教学,只需要引用多媒体课件就足矣;
(10) 应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注意控制课堂节奏、语言节奏;
(11) 课堂教学方式较传统,希望年轻教师要大胆探索、大胆改革。
① 分析讲解题目时要注意思维的扩散,要注意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 问题加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 要注意创设例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③ 可以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讨论,适当控制教学节奏;
④ 创设的例可以增加一些难度,更好训练学生的思维;
⑤ 备课要考虑多种因素,上课要灵活(遇到例,可以让学生讨论)。
4
评课注意事项
1. 语言亲切自然,有亲和力。
2. 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学生参与欲望强烈。
3. 突出了文言文复习特点,诵读和文言现象落实到位。
4. 课堂容量大,学生接受知识多。
5. 课堂朴实,实实在在,没有任何玄虚。
6. 注重文本教学,突出了文本与中考的链接。
7. 目标设置合理,并且整节课紧紧围绕着当堂的目标来进行。
8. 文言知识归纳全面,重视落实,让学生读文章的时候,每次都有目的有侧重点。
9. 注重当堂知识的归纳总结和落实,讲解细致。
10. 关注和小考的链接,关注学生的学以致用。
11. 课堂容量很大,内容补充的很多。
12. 在课堂上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13. 课堂容量大,节奏紧凑,让学生没有走神的机会。
14. 拓展内容很多,紧密联系考点,又激发学生兴趣。
15. 知识点讲解详细。
16. 注重知识的运用。
17. 阅读、圈划、详解、再读、迁移运用,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
18. 分析细节,有针对性练习。
19. 听…….老师的课,犹如自己就是他的学生,踏实而充实。
20. 充实。课堂容量大,学生掌握东西多。
21. 轻松。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的轻松,内容掌握的扎实。
22. 扎实。知识点落实的扎实,课课与中考链接。
23. 高效。课堂有知识落实有当堂练习,落实得好,联系的实!
24. 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目标明确。
25. 通过训练入手,让学生总结规律,教师评析,符合教学规律。
26. 课堂容量大,既注重基础又注重拓展,与考点联系紧密,紧扣考纲要求。具体而言,对文言基础知识的落实、积累很到位。对文章中重点的文言字词、特殊句式反复强调并注意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
27. 安排得当,由文言文的知识的反复落实到最突出特点的赏析,再到写作的生发。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28. 注重落实,如拓展翻译、拓展赏析,对重点反复强化。
29. 拓展最值得称道,也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
30. 环节非常明晰,并且环环相扣,有落实,有测验,有反馈、有巩固、有发展。
5
评课不要面面俱到
要有侧重点
1. 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
(1)从教学目标制定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
(2)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2. 从处理教材上分析
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
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性、科学性,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3.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1) 看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
为此,评课者评教学思路:
一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
二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
三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洛是不是清晰;
四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效果。
(2) 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学技法,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
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
计算授课者的教学时间设计,能较好地了解授课者授课重点、结构。
安排授课时间设计包括:
① 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看有无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观象,看讲与练时问搭配是否合理等。
② 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主体活动的时间分配,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无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现象。
③ 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
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太少现象。
④ 计算优差生活动时间。看优中差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差等生占用时间太少的现象。
⑤ 计算非教学时间,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无脱离教学内容,做别的事情。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
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标、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包括教师“教”的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式与”学”的方式的统一。
评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题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4)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现代化教学呼唤现代教育手段。教师还要适时、适当运用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视、电影、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5.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评析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1) 看板书:
设计科学合理;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富有艺术性(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等)
(2) 看教态:
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
(3) 看语言:
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
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准确清楚,精当简练,生动形象有启发性。
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4) 看操作:
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
6.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
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
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达成。
三是有效利用45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课堂效果的评析,有时也可以借助于测试手段。
即当上完课,评课者出题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当场做测试,而后通过统计分析来对课堂效果作评价。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往期精彩
?李镇西:教育不是拿给别人欣赏的
?给校长老师的成长书单,用好书陪伴整个学期
?“空心病”提出者徐凯文: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就两点,既简单又很难
?学校管理最重要的48件事,校长一定要看看!来源丨明师俱乐部编辑丨智库君版权说明丨校长派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权,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