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校的“望、闻、问、切”之术

全文长2800字,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作者:重庆市万州龙驹中学校长石伟“望,闻,问,切”是中医用语,也是为医之纲领。这四字对于提升校长治理学校的能力和水平,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校长在治校时,若能用好“望

全文长2800字,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

治校的“望、闻、问、切”之术

作者:重庆市万州龙驹中学校长石伟

“望,闻,问,切”是中医用语,也是为医之纲领。这四字对于提升校长治理学校的能力和水平,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校长在治校时,若能用好“望,闻,问,切”四方面要求,就能在校园治理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望”:守望、期望、展望

守望——走动式管理校长是校园的守望者,守望着一代代学子从知之甚少到颇有学识的成长,守望着一批批年轻教师从青涩稚嫩到睿智成熟的蜕变,守望着校园年复一年从青葱嫩绿到银装素裹的变换。守望并不是静态的观望,而是要立足校园、扎根校园、巡查校园。

具体而言,也就是校长在治校时要进行走动式管理。每天都应对校园各个角落进行常规式巡查,发现校园存在的潜在问题,包括安全隐患、管理问题、人员到位情况、卫生情况、校园人员的精神面貌等。还可结合校园安全、教学、德育、总务等板块工作,协同分管校长和相关部门同志,每月开展地毯式、拉网式大排查大整改,从而激发学校行政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校园治理合力。

期望——恰当的激励

正向激励能带给人积极向上的强大力量。这种正向激励就要求校长在管人用人时,能够及时表达出对师生员工合适贴切的期望,这种期望既是一种赏识,也是一种激励。在工作或学习中,每个人都渴望能得到他人的认可和鼓励,若是能及时并持续强化这种期望,便能为学校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校长在治校管校时,要善于发挥正向激励的作用,寻找恰当时机向师生员工表达对他们言行的期望。在开展工作时,可以结合学校师生员工及自身工作的实际情况,拟定交流谈话提纲和清单,每周和他们开展面对面交流谈心,并指出他们工作或学习中的亮点,给予肯定,表达期望。

展望——规划愿景图

学校的发展愿景应是凝结全校人员对学校未来发展期许的一种展望,这个愿景能够激励和引导学校全体成员朝着共同的方向奋斗。校长在治校时,要结合校情、师生心愿等,规划好学校发展愿景图。

这个愿景图应该包含目标体系(打造怎样的课程?孕育怎样的教师?培养怎样的学生?建设怎样的学校?),策略体系(怎样实现制定的目标),时间规划(用多久的时间实现目标?如何运用每个阶段的时间等)。当校园的每一份子心中都装着“愿景图”时,才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方向,才能让“愿景图”变成现实,而校长在这个过程中要做的就是制定规划并督促实施。

“闻”:见闻、听闻、传闻

见闻——善于发现校长要善于发现发现校园治理中的亮点和不足,这种发现最好是亲历亲闻,而不是别人的口述和转达,暂且把它称之为校长的“见闻”。获得这种“见闻”,需要校长经常走进教学楼、走进教室、走到校园的各个角落,需要校长走近学生、走近教师、走近校园里的各类人员。

校长在走进环境和走进人群中时,要捕捉到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同时要发现问题,并思考问题的成因和解决对策,在恰当的场合和时间,指出自己的见闻,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指导性建议和举措。

听闻——乐于倾听

倾听是一名优秀管理者的必备素质。通过听取别人的看法和建议,往往能获取许多意想不到的信息,得到出乎意料的启发,而倾听可以算作校长的“听闻”。立场不同,所思所想定有不同。管理者要力求实现不同人员意见尽可能达成一致的目标。

然而,在实际管理中,一些管理人员习惯了发号施令,让别人听自己的观点,实施自己的举措,对他人的建议和意见置之不理、置若罔闻,这样既不利于团结也不利于学校和谐有序的发展。因此,校长在治校时要克服固步自封的思维,尊重他人的建议,倾听不同的声音特别是学生和教师的声音,是管校治校的重要策略。

传闻——敢于了解

学校是为家长和学生服务的,金杯银杯不如口碑。学校办的怎样?社会和上级有相应的评价和考核,这种评价和考核好比一种“传闻”。外界的“传闻”对学校的持续发展有较大影响,学校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就是要得到各界的认可,只有这样学校才有存在和延续的价值。

因此,校长要敢于了解外界的“传闻”。利用有利的“传闻”,为学校做宣传和推广;对于不利的“传闻”,要分析是否符合实情,若与实情相悖,要做好“危机公关”,扭转负面影响。

“问”:自问、询问、访问

自问——自我反思管理者要修德、修心、修行,而实现三修的最好方式就是自我反省,也就是“自问”。只有不断进行自我反思,才能实现管理技能进阶,推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让人民满意的校园。

繁杂冗长的行政事务伴随着校长的日常生活。校长每天要处理从鸡毛蒜皮的小事到关乎学校发展关键的大事,一天下来,可能身心俱疲。但无论怎样,一天结束后,要对当天的工作进行复盘,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日工作总结,周工作总结,月工作总结,年工作总结必不可少,校长应让这些总结反思成为提升自我管理技能的宝贵资源。

询问——强化沟通

有效沟通是畅通管理的重要手段。沟通不畅,政令不通。治校过程中发现制定目标和完成情况有差距,大概率是因为沟通不畅。因此,在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时,校长作为管理者要主动问、多询问相关情况,并对工作开展过程中的突发情况,提供帮助和指导,推动工作及时高效完成。

访问——走进群众

走群众路线是开展管理工作的有效方式。对于校园治理而言,就要充分用好师生座谈会、面对面交流、节假日访问、家访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各方相关人员的走访慰问,增强学校管理者和学生、家长群体的密切联系。让大家时刻感受到,学校管理人员特别是校长时时刻刻和他们在一起,急他们之所急,解他们之所需。

“切”:切身、确切、真切

切身——行为示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最好的管理莫过于以身示范。在治校过程中,要引导教师如何教书?学生怎样学习?行政如何管理?多数时候,校长采取的是提要求、发命令、强监督等方式。这种方式是必须且必要的,但不应是唯一的。校长若是能通过上示范课、介绍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行政人员一起推动工作,这样既能传授方法,还能鞭策大家行动起来。

确切——问诊把脉

治理学校的重要一步就是对相关工作进行“问诊把脉”,及时找准校园治理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提高管理校园的水平,推动校园各项工作正常有序高质开展。例如,针对教师在教学中躺平的现象,要分析是学校的激励制度引起还是教师身体素质或家庭因素导致,只有找准问题的根源,才能真正根治问题,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的干劲、激情、动力。

真切——积极互动

只有当每位成员感受到学校的各项举措是为了他们好时,开展工作才能获得多数人的支持和配合。想要获取学校成员对相关政策举措的认可和拥护,就要用真诚的态度和他们进行交流互动,让其感受到学校对他们是真真切切的关心、关注。万不可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师生员工的质问、质疑,否则,在开展工作时就会面临“坚不可摧”的阻力。

校长在治校中的“望,闻,问,切”能力,是衡量校长管理智慧和治校水平的的重要尺度。提升这四方面的能力,需要校长在校园治理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总结,通过久久为功的实践,定能成为一名杰出的校园治理者。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往期精彩

?2024最全寒假安全提示来啦,覆盖所有学段,每个学生都能用到

?李镇西:教师职业应不应该有“退出机制”?

?教育是什么?100个答案里你喜欢哪一个?

?俞正强:如何减轻老师的工作负担作者丨石 伟编辑丨智库君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教育资讯

建党100周年美术作品图片

2025-5-17 16:03:51

教育资讯

端午安康图片动图大全大图

2025-5-17 18:04:45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