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非得看水浒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小学生该不该看水浒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为什么水浒里英雄都爱打虎
谢悟空问答邀请。
这个问题有点笼统,《水浒》里哪有那么多打虎的,也没有那么多虎来打啊。整部《水浒》里共写了三处打虎的故事,第一个当然是人人皆知的武松景阳岗打虎;第二个李逵沂岭杀四虎;第三个解珍解宝兄弟登州山上药箭射虎。
武松打虎为何特别出名?
首先是景阳岗这只吊晴白额虎本身名气就大,连伤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并且官府已把这个案件定为绩效考核任务下达,没完成任务的猎户都要挨板子的。各个路口都贴了榜文,并且过岗的客人要凑齐三二十人才行,还要在规定的已、午、未三个时辰才准岗,问题严重到如此地步就可想而知了。
而武松却是在人家酒店规定只准吃三碗酒而吃了十八碗这样严重超标的情况下,单身一人,还是早已经过了已、午、未时辰,“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太阳下山最起码也超过了辛时,走到岗上就是夜晚了,所有这些表明已经谈不上一丝一毫安全系数,简直就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渊”般危险了。像这种情况放在一般人那就是等于给老虎送晚餐去的。
但是,武松却将老虎打死了,并且不是用武器,而是拳头,打虎英雄这个名头当之无愧吧。阳谷县政府也很靠谱,还给武松一个公务员待遇。所以,武松打虎名至实归。
李逵虽杀四虎因有武器名气打折。
按说李逵杀死四只老虎应该名气更大吧,就因为他是用刀,并且是一把腰刀,一把朴刀。他杀的老虎也带有很大的偶然性,首先杀了两只小老虎崽子,这个不能算成绩,普通人也能办到。再说那个母老虎,那个母老虎死得有点冤,它为什么忽发奇想,不按套路出牌,把什么屁股先进洞呢,这不科学啊,让李逵白白拣了个大便宜。那个公老虎也是命当该绝,扑过来就正好被李逵一刀拖在脖子上,割断了气管,一回合还没完成便挂了。老虎的威风一点也没显示出来,所以李逵也就不能凭借老虎出名了。
解珍解宝兄弟智商欠费反陷牢笼。
解氏兄弟也是因为老虎被官府仗限的猎户,但是他们不能正面与老虎过招,只能设陷阱,安毒箭。好不容易射中了老虎,以为大功告成了吧,偏偏那个老虎也是捉弄人,什么地方不好死,非要掉到毛太公的园子里。
好了,现在来说说这解氏兄弟的智商吧。你来取老虎的,这么大的事,你总得先去看老虎才是正理,可那个毛太公要他吃了早饭再去看,这两兄弟居然就真的吃起了酒饭,人家在准备早饭这个过程中二位也该去看看老虎的情况吧,他二位居然在干等人家的酒饭。想象一下两兄弟正襟危坐在那里等饭吃的样子,是不是想想都好笑。吃完饭也就算了,还要吃茶,你这硬是要留足时间给人家干活的节奏啊。发现是被耍了后,大闹毛家庄,还好逃了出来,傻到这个地步如果醒悟了还不算晚。
没想到两兄弟半路上碰到毛太公儿子毛仲义,三言两语又把他们骗回来了,“这厮村人不省事,我父亲必是被他们瞒过了;你两个不要发怒,随我到家里,讨还你便了。”,这解氏兄弟也真够“耿直”的了,整个毛家庄都是那样的德性了,他们居然还真信了毛家公子的话,又乖乖地自己送上门来,你说这样的人是不是智商不在服务区?
敬请关注“先斩后揍”,共同探讨“悟空问答”。
小学生该不该看水浒
《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孩子们当然要看了。这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是祖先留下的艺术瑰宝,需要得到很好的传承,就应该从孩子做起。
有能力的出版社,可以出一些简体版,带插图,加拼音的那种。现在小人书是彻底消失了,不代表孩子们就没有看的渠道。
要想孩子们能看得清楚,看得明白。知道里面的道理,对我们有什么意义,有什么启发。这就需要我们全社会,学校和家长一起关心一下。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现在四大名著《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外出版,老外尚且如此热爱我们的文化,作为国人更应该好好传承和发扬。
没看过《三国》、《红楼梦》、《水浒》是否算是文盲
“文盲”一词界定的范围是什么?恐怕不是红楼、三国、水浒说的算,它们不是衡量是否有文化的标准。
各人读书,有各自的喜好,不能因书是否名著来判别文化的高低。四大名著之所以为名著,跟其著书人的时代背景有很大关系,或许放到现在就不是名著了。红学专家看到一定板砖拍我,没有专指红楼,只是个例子。
几部书中最喜欢的是红楼。其故事情节曲折,人物描写细腻,人物和几大家族之间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众多性格各异的人物撑起了故事的整个脉络。而文中的诗词更是精湛,也是我喜爱这本书的原因。但也有很多人因为捋不顺其中的关系而放弃看下去,但不能就说是“文盲”,只是个人的聚焦点不同吧。
三国是部历史,从十常侍之乱到三国归晋,我只对中间部分感兴趣,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从诸葛亮出山到他病逝,以后的事,就是囫囵翻过。通过看这部小说,改变了以前单纯的区分好坏人的方式,好人也有恶之处,恶人也有良善时。不再认为站在自己的角度,对立的就是坏人。好与坏,功与过,只有留待后人评说。
水浒除几个耳熟能详的人物故事外,其余都是快速翻过。这部书是个悲剧,一百零八将各个都是被逼上梁山的,但他们其中好多都是被梁山好汉所逼。比如卢俊义,人家好好一个富豪,就因为梁山需要,就被所谓的好汉们设计陷害,差点做了刀下鬼。同样是造反,他们却被朝廷利用去打同是起义军的方腊。两败俱伤,渔翁得利啊,死的死,残的残,只剩宋江等几个人归顺朝廷,最后也吊死在蓼儿洼。现在想起李雪健版的宋江,那跪在朝廷上撅着屁股归降的样子都恨不得去踢两脚。
几大名著,喜欢的不喜欢的,看明白看不明白的,都只是自己的喜好罢了,跟有没有文化真的不贴一点边。
假如孙红雷来演《水浒传》,他适合什么角色
首先李逵、鲁智深等猛男形象肯定不合适,林冲、武松等俊朗型男也不合适,我觉得孙红雷小眼睛眨巴眨巴,坏坏的,演高俅、吴用等心机俵挺好的。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非得看水浒和小学生该不该看水浒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