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小学生个案分析,以及自律的小孩如何培养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家长怎么给5岁孩子写个案观察记录
个案观察1:
“郑世炀,加油,加油”。孩子们正起劲地在为自己喜欢的小朋友呐喊助威,原来我们班的小朋友正在进行穿衣比赛。再看世炀,胖胖的身体在不断地扭动,身上那件羽绒背心怎么穿都是扣子面朝后方,惹得孩子们一阵大笑。经过一番比拼,比赛结束。孩子们穿好鞋子下了床,只有世炀孤零零地站在比赛场地,伸着两胳膊,倒穿着背心,难为情得一动不动。
个案观察2:
要出去做操了,孩子们开始换鞋子,见世炀一屁股坐到地板上,用力地向前弯曲上身,努力使双手去够自己的鞋子,好不容易拽掉了小白鞋,他便开始穿皮鞋,见他捞起左脚的鞋子硬往右脚上套,三拽两拽却怎么也穿不上,看看其他的小朋友都已经穿戴完毕,他用渴求的眼神望着我,声音低低地说道:“老师,我穿不上。”此时,一旁的浩瑞急忙蹲下身说:“没事,我来帮你”。一边将其胖胖的身体从地上拉了起来。
个案观察3:
“老师,世炀不吃饭”,见小朋友告他的状,他急忙解释:“老、老师,我不饿,我已经吃过饭了,”我坐到他跟前,告诉他早餐是每个小朋友都要吃的,这样你才不会浪费粮食啊。可他仍是振振有词:“我不饿,我不想吃。”看他如此坚决,我也铁下心,非让你将早餐吃了不可。于是,我说道:“世炀,如果今天的早餐你不吃,那你今天的工作就什么也别做了,只好等你吃完才可以去进行,你看行吗?”他僵持了老半天,最后还是无奈的极不情愿地吃了。事后,经过我的调查才知道,原来早上临上幼儿园之前,妈妈已给他吃了三包方便面外加两个鸡蛋。好家伙,这饭量也真够吓人的。也难怪小世炀吃不下去了。
个案观察4:
晚上,妈妈来接世炀,一见到妈妈,他的小眼睛就眯成了一条缝,刚走到门口处他就想出门,我提醒道:“世炀,你还没有换鞋穿衣服呢。”无奈,他只好坐到地板上开始重复着对他来说极为复杂的“工程”,缓慢、费力,终于在老师的帮助下穿戴完毕,一出门,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妈,今晚给我买酸酸乳和锅巴”。妈妈示意其跟老师说再见,可他全当没听见,仍是软磨硬泡要妈妈答应他的要求,最后妈妈妥协了,条件是跟老师说再见。
个案观察5:
我为世炀单独展示工作,刚到一半,他便急急地说道:“老师,我会了。”说完,一把从我手中抢过教具,见他迟迟不动手做,我问:“为什么不做呢?你不是说已经会了吗?”他动了动手中的彩色串珠,有点无奈的地看着我。于是我重新给他做了一遍展示,这回我想他应该没问题了,便请他自己来操作一遍,没成想,他干脆不做了,直挺挺坐在椅子上眼睛呆呆的。此时已到吃饭时间,我提醒世炀,你的工作还没有进行完,等工作结束后我们就可以吃饭了,加油。可任凭我怎样说,他还是无动于衷,既不收拾工作也不去吃饭。咳!还真是个个性特强的孩子。
个案分析:
世炀是一个胖嘟嘟的小男孩,说起话来有些口吃,而且越是着急的时候,口吃越严重。通过他在幼儿园的一系列活动与表现,我们不难看出,这个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要比一般的同龄幼儿稍差,而且,缺乏一定的生活礼仪方面的教育,虽然小家伙的头脑比较灵活,反应问题也相应较快,但是由于长期在家庭中受到老人以及父母的过度娇惯与宠爱,性格执拗外带倔强。为此,父母也明确地感受到孩子身上所存在的问题,并一再交代老师来尽量帮助他改掉身上的一些不良习惯与行为。针对孩子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进一步和家长取得联系,做了更详细地了解与沟通,以便对孩子采取相应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其各个方面的能力。
教育措施:
1.首先,我们把孩子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家长,使家幼双方都明确问题的所在,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2.做好家长的工作。究其原因,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差主要是家庭成员过度溺爱与包办代替所造成的,首要的一点就是,作为家长一定要转变思想观念,要逐步放手让孩子学着自己动手来做事,更要充分地认识到良好生活与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这将是对孩子受益终生的事情。
3.作为幼儿园的教师,我们根据孩子的现状,采取了一定的方法与措施,我们不定期地在班里举行幼儿生活技能方面的比赛,如:穿衣服、系鞋带、系纽扣、系拉链、叠被子、叠衣服等生活技能项目,还通过讲故事,情景表演以及结合主题教育相关内容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每当孩子出现稍微的进步,我都会及时得给与鼓励与表扬。对于孩子身上任性的一面,我会经常与其单独交谈,并以讲故事的形式多次给其讲明道理,使其能明白有些事情是绝对要讲究原则的,是要受到限制和约束的,并且拿身边的小朋友来做榜样和示范。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与家园的共同努力,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已完全得到解决,自我控制与约束力也进一步加强,孩子的倔强性格也在规则与制度的调控下慢慢的发生着改变,今后我们会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为培养孩子更加健全的人格而再接再励。
自律的小孩如何培养
一个自律的孩子能拥有开挂的人生。自律是孩子非常重要的一个品质。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自律,这样父母就不会那么操心了。孩子的自律要从小开始培养,最好是从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开始,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要在家庭中营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正面管教中说到: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的能力。而我们父母就是要为孩子营造出一种和善而坚定的家庭气氛。
和善而坚定的教育方法是正面管教中的核心理念,能培养孩子自律的品质。
很多家长都会感到很难把握和善而坚定的度。如何能做到和善而坚定呢?
现在孩子放假了,很多孩子在家里会看很长时间的动画片。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孩子也不愿吃,继续看。父母会感到很头痛,在对孩子说上几遍而不起作用后,于是会开始上演一场父子大战。我们来看看几个场景:
场景一:(控制型)
父:快来吃饭,别看动画片了。
子:……(看迷了,没有反应。)
父:我跟你说话呢!你听见没有?吃饭了。
子:我这一集还没看完。
父:大家都等你吃饭,不准再看了。
子:再看一下,这集马上就看完了。
父:你听到没有?过来吃饭!
子:等下。
“啪!”父亲一巴掌打了过去,电视关了。
孩子被爸爸打了,非常气愤。他气势汹汹的对爸爸说:凭什么你们就可以看?我就不能看?我不吃饭了。
孩子不愿听。
场景二:(溺爱型)
父:儿子,现在要吃饭了。不看动画片了好吗?
子:……(看迷了,没有反应。)
父:儿子,再看一下就不看了行吗?
子:不行,我还要看。
父:那再看10分钟吧?
10分钟到了。
父:儿子,我们来吃饭吧!
子:这集还没看完。
父:好吧!那爸爸等你看完。
孩子可以想看多久就看多久。
场景三:(和善而坚定)
父:儿子,妈妈做好了饭菜,我们要吃饭了。(和善)
子:……(看迷了,没有反应。)
父:看看现在几点了?我们要做什么了呢?(走到孩子的身边,看着孩子说话。)
子:要吃饭了,但我还想看。
父:这部动画片非常好看是吗?(带着好奇心)
子:嗯!我很喜欢看。
父:嗯!有些动画片确实很好看,我以前也喜欢看。不过我们现在到了吃饭的时间了。(认同孩子的感受)
子:我想看完这一集。
父:这一集还要看很久。儿子,来看看妈妈做了什么好吃的菜?我们一起来吃饭吧?(转移注意力)
子:我不想吃。
父:还记得我们以前的约定是什么吗?(启发式提问)
儿子不说话。
父:我们说好了不能看太久的,只能看30分钟的。是你关电视还是我来关呢?
儿子有点生气了。
父:如果你不想关那我就来关了。
父亲把电视关掉了,拉着儿子的手去吃饭了。尽管孩子不高兴。(坚定)
父亲并没有和孩子讲太多的道理,也没有打孩子、骂孩子。他认同了孩子的感受,这使得孩子不会感到父亲太强势。接着用启发式提问去问孩子,让他自己去思考该做什么?而不是命令孩子。最后在孩子不关电视的情况下保持了坚定,自己关掉了。
当爸爸把孩子的电视关掉后,虽然孩子会不开心,但是这让孩子知道了爸爸以前说的话是说话算话的。爸爸不会答应他不合理的要求。他会坚持原则帮助他做到。当孩子按照每天的时间安排来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秩序就建立起来了。时间长了,就会培养出自律的品质。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打不怕、骂不听的现象呢?
打孩子会造成孩子愤恨、报复、叛逆和退缩的行为。会使孩子在潜意识中产生“我是一个坏孩子”的信念。有的孩子干脆就继续扮演一个坏孩子的形象,与父母对着来。还有的孩子已经打皮了,根本不怕父母打。打孩子可能当时会听,但是当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他们就又恢复了原样。并不能真正培养出孩子的自律出来。
而在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孩子既能看到父母的坚持原则的决定又能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这样才能建立一种良好的亲子关系。在纠正前要先与孩子连接。
当孩子不听话时,我们父母总会去指责孩子哪里做得不对,却往往会忽视自己的沟通方式有哪里不妥。我们在和孩子沟通时要注意几个方面:
一、要询问孩子的感受,并运用反射式倾听。
没有谁喜欢听命令的语言。用启发式的提问去问孩子,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并去接纳他们的感受。当孩子在说时,不要马上打断他们。要耐心听孩子说完,让他知道你是很关注他的,并对孩子的话要有所回应。这样孩子就不会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
二、要描述不要评价。
当孩子不自律时,我们不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评价。说孩子:你真是个懒惰的孩子,你真是太笨了。我们可以描述你所看到的。如:我看见你的床上堆满了衣服;我注意到你现在还没有写作业。当孩子听到你这样说时,他就明白了你的意思。
三、要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当父母有了某种感受和想法时,要诚实的表达出来,不要隐藏。有的父母看到孩子玩了很久而不写作业,很想发脾气。但知道发脾气对孩子不好,于是就忍着,最后孩子以后妈妈允许他这样做。妈妈可以表达出来:我感到很担心,因为你今天玩了很久还没写作业,我希望你能早点把作业写完。通常,当父母这样表达出来后,孩子们会去思考自己的行为。
父母的语言态度也影响着孩子对你的态度。因为,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既照见了孩子,又照见了自己。教育孩子是一场修行,就让我们一起走在这条修行的路上吧!
我是雨后山林静,一位正面管教讲师。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进行留言。感谢您为我点赞并关注我!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五个步骤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书写步骤:
1、先介绍教学案理的背景,如时间、地点等。
2、要确立案例主题
3、详细书写教学案例的过程
4、交代教学案例的结果,做一个总结。
5、评析教学案例,谈谈自己的感受以及反思。
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
个案研究法的基本步骤小学
个案研究法是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可用于在特定条件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其基本步骤如下:
首先,确定研究的主题和研究问题。
接下来,选择一个个案进行研究,并搜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针对搜集到的信息,对个案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描述,并用一些研究工具对其进行评估。
最后,总结研究结论,评估研究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并从研究结果中得出一些结论和建议。总之,个案研究法需要科学而周密的计划和实施,以保证研究结_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