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患颈椎病、椎间盘突出、慢性腰腿痛等人群越来越庞大。三个多月前的一天,来自河南的陈大姐一如往常地做家务、做农活,突然左肩臂剧烈疼痛,抬不起来。11月18日,陈大姐在成都市二医院接受了经皮穿刺(椎间孔镜)颈椎间盘突出切除术,终于结束了104天“痛不欲生”的生活。该院疼痛科主治医师颜铭表示,颈椎病早期预防、合理治疗很重要,如果症状较重,经久不愈,一定要到医院诊治。
不到三个月 吃完一瓶止痛药
陈大姐是河南信阳人,近两年农闲的时候就在外打工,给凳子做皮面,长期弯腰低头。三个月前的某一天,她一如往常的做家务、做农活,突然左肩臂剧烈疼痛,抬不起来,干不了活儿。她先后辗转当地卫生所、县医院,做了针灸、按摩、输液都没好。无奈投奔在成都温江区打工的儿子,在成都也看了不少医生。“痛起来,天天饭吃不下,觉睡不好,靠吃止痛片才能睡一会儿,不到3个月,整整一瓶止痛药都吃光了。在好多医院打红药水,做小针刀,疼痛还是治不好。”陈大姐回忆起当时的病情一脸焦虑。后来,陈大姐的儿子在网上查询到,成都市二医院疼痛科能治疗这个疾病,于是陈大姐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就诊,“当时我就给医生说了两句话,花多少钱我都要治好这病,治不好我就不出院了。”
疼痛科主治医师颜铭介绍,经核磁共振和CT诊断确诊,陈大姐为颈椎间盘突出伴有神经根病。“此类疾病是由于退变、损伤或外力导致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变性的髓核突向椎管内,压迫神经根或脊髓而发病。”颜医生说,压迫神经根会导致肢体疼痛、麻木、无力、肌肉萎缩,压迫脊髓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行走不稳。“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是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罪魁祸首’,我们手术的目的就是将它取出。”
通过微创技术取出“罪魁祸首”
11月18日,该院疼痛科团队为陈大姐做了经皮穿刺(椎间孔镜)颈椎间盘突出切除术。“我们采用局部麻醉的方式,通过微创技术,用椎间孔镜设备将颈椎后方的骨头磨一个小孔,绕开脊髓,寻找神经和脊髓的边界,在不损伤神经的前提下,在边界2-3mm的空隙中伸进髓核钳,取出突出的椎间盘。该手术难度大,风险大,但对病人来说创伤小、恢复快,对愈后生活影响几乎没有。”颜医生介绍说。因该手术难度大、风险大,需要有几百例椎间孔镜腰椎间盘突出切除术的手术经验积累,才能逐步开展。
陈大姐术后第三天就下床活动,现在肩膀、手臂疼痛的症状缓解了,也不用吃止痛药了,术后第二天她终于睡了个踏实觉。
【医生支招】
颜医生提醒,颈椎病早期预防、合理治疗很重要。
1.如果表现为颈部和肩背部酸痛发紧,程度较轻,这个时候可先不做特殊治疗,注意适当休息,保持充足睡眠;
2.长时间低头工作、睡高枕或颈部外伤、外感风寒时,颈椎的生理曲度也容易发生改变,注意选用合适的枕头;
3.积极锻炼,特别是颈肩背部肌肉的锻炼,可以强化肌肉力量,保持正常的颈椎生理曲度、增加颈椎生物力学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促进血液淋巴的循环,有利于颈椎病的恢复;
4.如有局部症状,可热敷以缓解症状;
5.但如果症状较重,经久不愈,一定要到医院诊治,必要时手术治疗。
天府早报记者段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