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七十的王健林,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锻炼两个小时,然后就开始处理当天的工作。
每天早上6点30分以后,就是俞敏洪的晨跑时间,大约2公里,每天都无与伦比。
传说苹果首席执行官库克才是真正亲眼目睹“凌晨4点洛杉矶”的人。他每天四点钟起床,立即开始晨练。
除了逛商场跑步,很多商业富豪的共同爱好就是运动。体育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让人们如此着迷?
一、适量运动,好处这么多
俗话说,万物运动,才能保证其真正的生命力。对人来说也是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锻炼的好处已被证明。
1. 癌症预防
根据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的数据,适度的体力活动可以预防直肠癌、乳腺癌等13种癌症,并降低13%的患病风险。每天的运动时间保持在40分钟左右,就能达到相应的效果。因为运动可以有效控制肥胖这一癌症的病因,使体重得到合理控制,那么患癌症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研究人员估计,如果人们积极进行适度的体力活动,像英国这样的国家每年可以减少4,600 例结直肠癌病例,并让5,500 名女性免受乳腺癌的侵害。具体的锻炼方法有步行、跑步、游泳、打球等,关键是坚持、持之以恒。
2.增强肌肉力量
美国《体育与运动科学评论》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周锻炼4天、每天锻炼40分钟以上,可使腿部肌肉力量增加5%-6%。随着骨量的增加,骨骼的韧性也随之增加,还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
3、改善心肺功能
坚持经常锻炼会增加心脏的容量,使心脏收缩更有力。而且,运动还会增加血管的弹性,不仅可以控制血压,还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4.缓解紧张情绪
运动促进血清素和多巴胺的释放,有助于缓解人们的紧张情绪,减少自身的焦虑。
二、钟南山院士:推荐3种长寿型运动
钟南山院士已经二十多岁了,精神强健的秘诀就在于锻炼。去年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表示,青少年参加一些竞技运动不仅对身体有好处,还能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坚持体育锻炼可以防止身体衰老。对于老年人来说,散步、游泳、打太极拳是最好的锻炼方式。
1. 步行
每天坚持步行约40分钟或一个小时。基本的身体活动对您的健康非常有益。世界卫生组织还提倡人们每天坚持步行。与从不运动的人相比,步行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还可以使人的寿命延长20%。
2. 游泳
游泳作为一种有氧运动,可以减轻关节的负荷,对心脏也是很好的锻炼。钟南山说,广州一位106岁的五官医生坚持每天游泳。即使年纪大了,他每天也能游200米。游泳、爬山、羽毛球、网球等有氧运动建议每周进行35天,每次持续20分钟以上。
3.太极拳
太极拳不仅锻炼大腿,还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尤其是对于心肺功能下降的老年人来说,这项运动不仅锻炼了身体,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身体。太极拳等伸展运动建议每周进行3至7天,每个动作持续30秒,一组6至10个动作。
三、过量运动比不运动还可怕
但是,太多还不够。虽然运动有很多好处,但如果过度,也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1、降低免疫力
如果运动过于剧烈,就会干扰和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由于免疫抑制蛋白的出现,整体免疫功能会下降。这样,疾病就会乘虚而入,更容易感冒,遭受各种急性外因的侵袭。
2、引发事故
过度的运动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增加循环系统的压力。严重时,运动时可能会出现急性缺血,还可能诱发心脏骤停、脑血流中断等危险情况。
3、运动成瘾
长期超负荷的运动,会导致身体因咖啡因类物质分泌过多而产生运动依赖性。如果停止锻炼,就会出现抑郁、抑郁、焦虑等不适症状。
4、对身体的伤害
过度的运动会降低各器官的功能,增加运动性贫血的发生,从而导致机体反应能力下降、平衡感降低、肌肉弹性降低。此外,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烦躁、便秘、焦虑等症状。而且,过度运动会直接造成骨骼过度磨损,增加骨关节损伤的风险。
四、运动后出现3种情况代表你运动过量了
生活中,过度运动后身体会直接出现明显的反应。
1.恶心、呕吐、头痛
由于身体过度运动,心脏和大脑的血液供应不平衡,血压和血氧浓度会发生变化,出现恶心、呕吐和头痛等症状。
2.入睡困难
剧烈运动导致身体代谢率过高,身体处于负平衡状态,中枢神经系统永久兴奋,导致失眠。
3.肌肉酸痛长期无法缓解,疲劳感强烈
运动后乳酸堆积、肌肉疼痛是正常现象,但如果疼痛持续很长时间,就说明你运动量太大了。另外,如果运动后的疲劳持续超过3天,也表明运动过度。
所以总体来说,运动对身体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过度运动对身体的危害也是非常明显的。适度且持续的锻炼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
参考:
[1] 《欲速则不达:锻炼切忌过度运动》.大河健康报.2016.08.25
[2] 《长期缺乏锻炼,器官机能下降30%!每个年龄层都有“最佳运动”》。生命时报.2019.04.02
[3] 《适度体育锻炼可有效预防癌症》。科学技术部。 2010.09.02
[4] 《84岁钟南山院士:健康饮食和运动铸就不老传奇》。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0.03.30
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