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智学生生涯教育社区化的实践与研究 宁波市达敏学校 刘佳芬 田芳 提要 生涯教育社区化已经成为全球二十一世纪特殊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我校从 1997 年以来, 历经了一路的课程教育改革, 取得了一些成绩。 本研究从弱智学生生涯教育社区化的角度就教育资源的整合、 课程体系的构建、 教学方法的改革、 评价体系的重建等四个方面, 作了有益的探索。 取得了如下成果: (1) 生涯教育社区化很大程度上整合了学校、 家庭和社区的教育教学资源, 构建了社区化的支持系统, 形成了生涯教育社区化课程体系, 制订了比较科学的评估指标;(2) 促进了弱智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诸如学习兴趣、 社区生活的参与度、 解决社区生活困难的能力、 综合能力以及就业能力等都有较大提高; (3) 融洽了学校与社区、 家庭的相互关系, 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 社区化 生涯教育 弱智学生 一、 弱智学生生涯教育社区化前期研究 一个课题带出一套教材 1997 年我校着手开展了浙江省规划课题《分层教学与单元教育相结合的弱智教学新模式》的研究, 一年后, 该课题获得了浙江省特殊教育成果论文评比一等奖。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弱智教育迫切需要进行课程改革, 教师教学急切需要一套合适弱智学生的教材。
于是, 学校遵循国家提倡教材多元化、 地方化的要求, 根据教育部《中度智力残疾学生教育训练纲要》 精神,针对中度弱智学生的身心发展现状, 以及他们现时和未来生活的需要, 结合宁波人文环境和社会发展趋势, 于 1998 年开始编写“中度弱智学生教材” , 经过三年努力, 在 2002 年编写完成了中度弱智学生《实用生活》 教材。 全套教材共 18 册(本), 每册 4 个单元, 共 72 个单元, 分低、 中、 高三段。 教材打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体系, 构建了“以生活为中心” 的教育体系, 以学生身心发展和生活需要为基点实施教学, 内容包括“生活”、“生活语文”、“实用算术”、“ 生活乐园” 等, 突出强化中度弱智学生回归社会主流的生活实用技能和适应社会职业需求等能力。 一套教材引出一点思考 该教材经实验班试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现在全校中度弱智学生班级全面使用该套教材, 并推广成为宁波市特殊学校中度弱智学生的教材。 在这个过程中又促使我们思考: 在弱智学生学会生活自理的同时, 怎样才能让弱智学生很顺利地从学校生活过渡到社区的生活, 让他们适应社区、 使用社区、 在社区中就业、 休闲等, 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呢? 为此, 我们进入了为期两年的生涯教育社区化的行动研究。
二、 弱智学生生涯教育社区化的实践与研究概述 (一) 选题理由 1、 弱智学生现时学习兴趣与未来生活的需要培智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弱智学生今后的生活服务, 学生要生存就要学会一定的自我生活能力和社区生活能力。 我们组织调查了学校近几年毕业的学生 30 人, 其中就业的 6 人, 靠父母抚养、 无独立生活能力的 24 人。 他们的生活虽有父母和政府的帮助但并不快乐, 很多学生毕业后由于找不到事做, 长期呆在家里, 很少与外界打交道, 变得更加郁闷、 孤独、 胆小了。 调查表明弱智学生毕业后的生活、 就业情况并不令人乐观。 就在校学生而言, 大部分高段学生也感到在课堂上接受知识较慢、 难, 更难的是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文化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社区生活中去, 而学生在社区中学习提高生活能力比较容易, 且兴趣浓厚。 对于承担弱智学生教育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