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河系偏僻的一角,无数生灵在这个名为地球的岩石上征战不休。其漫长的演化历史中向来是你方唱罢我方登场,时时刻刻都上演着无数血与肉的搏杀。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本就是这里的铁律。而根据化石记录,地球历史上出现过的多细胞生物更是至少有98%早已灭绝。
因此每一个生物个体甚至种群,都是匆匆过客,历经生与死,最终化作泥土和尘埃。尤其是地球史上五次众所皆知的大规模生物灭绝事件,导致无数地球生物种群集体销声匿迹。
但显然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下,地球上不只有五次物种大灭绝,次数应该更多,只是这五次比较有代表性。尤其是正在发生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要比以往几次更快!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 (WWF) 最新发布的2022年地球生命力报告显示,人类正在将地球上的生命推向“毁灭”。一直以来,保护自然始终是人类和谐发展的目标,但出乎意料的是,在过去50年中,野生动物数量总体水平却下降了 69%。
人类行为导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野生动物种群在一生中平均下降了 94%。自 1970 年以来,淡水物种的数量平均下降了 83%。咱们不仅未能扭转物种灭绝的趋势,反而正在加快灭绝的速度。
报告显示,如果再不对我们的星球采取紧急行动,那么保护我们所知道的地球上的生命很快就会到达为时已晚的境地。这势必将对人类本身的生存造成严重影响。
例如急需保护的濒危植物红豆杉,其树皮中的紫杉醇,被认为是最近几十年来发现的最好的抗癌药物。因此那些灭绝的生物身上,很可能具有还未被咱们发现的潜在价值。
再就是大量物种的灭绝,使人类餐桌上的食物种类急剧减少。而为了养活地球上的80亿人口,咱们除了大量养殖以外,同时也在不断降低自己在食物链中的地位。现在的人类也就和家猪差不多!屏幕前的你现在一定非常不解。明明人类已经统治了地球,怎么就和家猪差不多?
其实咱们要知道,人类在食物链中的位置既不取决于哪些动物能吃人,也不取决于哪些动物不吃人,而是取决于人类吃什么。
为了方便理解,人们把一个物种在食物链中的位置被称为营养级。植物等从自然获取能量的生产者在 1 级营养级。而食草动物在 2 级营养级。只吃食草动物的捕食者则是 3 级营养级,以此类推。
而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公布的数据,人类摄入的卡路里中平均有 80% 来自植物,20% 来自肉食,因此对应的营养级是 2.21,位于鳀鱼和家猪之间。比起平均营养级可以达到5.5的顶级掠食者可是低太多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其实从 200 多万年前开始,一直到上一次大冰期结束,人类从来都是只吃肉的顶级捕食者,那是见什么吃什么。所以现在的咱们,在食物链中的“地位”真是已经相当低了。
毕竟营养级之间的传递伴随着巨大的损失,只吃肉已经养活不了这么多的人了。只有营养级足够低,我们才能靠地球上的资源养活更多人类。
此外,保护现有物种,并让其一直存在的另一个好处在于,可以避免人为选择压力导致高度适应人类生活环境的物种出现。
例如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耐药病原体的大量增殖。或出现可以抵抗杀虫剂的害虫。让现有的物种继续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拖延这样的新物种的诞生与扩展。
最重要的是生物链环环相扣,一旦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出现的损伤和断裂严重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生态系统崩溃,将灭绝传递给其他物种。恐怕到了那时,灭绝的就将会是人类了。可真到了那个时候,人类能否凭借现在的科技水平扛过去?
人类能否挺过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其实在作者看来这并非不可能。至少在目前野生动物灭绝率近70%的情况下,人类依旧蓬勃发展。而且咱们还实现了人工制造淀粉,完全可以用来填饱肚子。
而且淀粉还可以作为培养菌体蛋白的基质,配合人造肉技术又能进一步为人类提供持续的蛋白质供应。同时合成维生素的技术也早已成熟,所以只要有充足的能源,活着不是什么难题。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姿态想必异常丑陋,活得有尊严将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
总而言之,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现在的人类还不能完全置身事外。难免也会出现人类搞不定的生物,例如新冠病毒。所以保持敬畏,尽力维护生态的稳定是咱们逃不开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