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不久,央视独家栏目《焦点访谈》就今年新学期影响全国中小学的一件“大事”进行了深度解读。没错,就是历时几年,经百位专家多次修订审核,已正式投入使用的新编教材。
除了“大量经典老课文回归”,新教材还有哪些新变化?背后又有哪些深度思考?
让我们听听“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主编温儒敏、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翟小宁为我们讲讲新教材背后的故事。
新教材新在哪?“部编本”教材主编详解教材亮点
“
语
文
”
小学语文先学汉字,再学拼音
温儒敏
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
第一课,我们设计的时候,有意用的是楷体字,楷体比较接近书写,六个字很大,产生一种冲击力,‘天、地、人、你、我、他’,后面是‘金、木、水、火、土’。
一方面很传统,很中国,另外汉字第一印象有一种冲击,他一生都会留下它的印象的。
为什么要改变以往多年来孩子们一上学就学拼音的传统呢?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要降低学习的难度。
大量经典老课文回归
温儒敏
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
这个教材是公共知识产品,它要照顾到方方面面的需求,同时又要讲规律性,讲教学的规律。我们考虑了经典性、可读性,适合语文的程度,适应语文教学的需要,太深也不行,太浅也不行,甚至篇幅长短都有要求。
为了让孩子们利用黄金年纪多读多背传统文化经典篇章,这次新教材小学语文共选优秀古诗文129篇,比原来人教版教材增加了60篇,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比原来人教版教材有所增加,并且体裁也更加多样。
翟小宁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因为学生读什么书,接受什么样的教育,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他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就对中国文化有一种归属感,有一种热爱之情,将来不管走到哪里,他都有一颗中国心,这样的话,我们才真正是说在培养我们炎黄子孙的后代,中华民族的后代,在为中华民族传承文化的基因。
名著导读成教材亮点,阅读篇目大幅增加
温儒敏
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
现在语文课的教学,大家不太满意,社会上也不满意。我认为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现在的语文课,读书太少了。
所以我们想读书问题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牛鼻子,要鼓励孩子们,通过学语文,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甚至还要读整本的书。
有一定的阅读量,他才能够把语文素养、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才能够上去。不是通过做题可以解决问题的。
新教材在课文之前,就特别教给学生朗读课文的方法,“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
培养孩子们的读书习惯,教给孩子具体读书方法,这也是统编语文新教材的突出亮点。
在小学阶段,特别开辟了“和大人一起读”“我爱阅读”栏目。
在初中阶段,除了朗读,还教给孩子们默读、精读、快速读、跳读等的具体方法技巧,并且设置一定数量的自读课文和名著导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整个教材虽然课文数量有所减少,但是衍生阅读量大大增加,引导语文课往课外阅读延伸。因此,教育部推荐了一定数量的课外的新课标经典名著读本,这些经典都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她不仅会拓宽孩子的情趣视野,她是以后考试的常备题库。
新课标重点推荐学生必读系列
部版教材新课标为什么要给孩子买这套书?
每位作者都是文学大神,让孩子在最恰当的年纪读最恰当的书
前面也提到了,今天推荐的这套书,可以说是“中外现当代儿童文学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家的一次汇集”,每一位都是是当之无愧的文学大神。
教育部推荐,新课标必读,无论提高写作还是培养阅读兴趣,都是不二之选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从事语文教育超过40载。退休后他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反思自己教学生涯,提到自己过去“犯了傻”,他说: “语文能力不是讲出来的,学习兴趣不是讲出来的,情感态度更不是讲出来的。讲,真的作用有限。如果我再教小学语文,我会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这套书中,收录的所有作品, 都是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也是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图书,权威性绝对不用多说。但这些单品种的书的版权分散在各家出版社手中,家长一时半会也很难买齐整给孩子。为此,小编和各家出版社协商,精心组织了这次跨社团购。不仅一次性可以买到全品,价格也进行了优惠。
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全14册)
小编力推价:197元/套
购买方式: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填写姓名、电话、收货地址即可下单,这边会尽快发货,全国包邮,货到付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