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创业优秀人物遴选中,经各高校推荐、专家评选、市教委审定等环节,共遴选出45名“2021年重庆市大学生就业创业优秀人物”,他们来自基层,来自军营,来自创业实践岗位,来自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和榜样。
其中,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2015级张力同学获评“基层就业优秀大学生”;教育科学学院2016级王渝娟同学获评“大学生创业优秀人物”。
基层就业优秀大学生
张力
张力,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5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9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重庆市綦江区郭扶镇团委副书记(挂职)、高庙村党总支书记助理,郭扶镇党政办公室一级科员,共青团重庆市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
当大情怀遇上小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曾鼓励大家“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张力看来,老百姓的智慧是无穷的,基层的力量是无尽的。他希望自己在进入社会伊始,就能在基层一线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从广袤农村大地和广大人民群众中坚定初心、笃定方向、积蓄力量,不断增加人生的厚度和深度。因此,在同龄人都企盼去大城市发展时,张力毅然决然地选择去到离人民最近的基层。
也正是这个不同寻常的选择,使张力越发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鱼水情深:干部关心、团结、引领群众;群众理解、信任、支持干部。群众的认可和需要是张力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张力希望自己自始至终和群众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不断凝聚干事创业最大同心圆,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不懈奋斗。
当脱贫致富遇上人民公仆
自幼年时期,张力就萌生了为民情怀、志当“孺子牛”的想法。如今,他将幼年志向转化为实际行动,他走访全镇22个村(社区)820余户农户,熟悉农村工作、掌握基层实际、解决群众问题。
“挨家挨户走一遍、有事没事见一面”是张力的“秘诀”,因此他高标准完成了各项扶贫整改、提升任务,所驻高庙村35户88人建卡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达标、全部实现脱贫享受政策;作为帮扶责任人,他还协调解决修建卫生厕所、整治人居环境等21项具体问题,17次上门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建卡1户贫困户D级危房改造难题,彻底结束该户多年来的租房生活。
与此同时,他与“村支”两委一道瞄准方向、抢抓机遇,扎实推进“綦江北纬29度康旅示范小镇”项目建设,围绕建设“高山休闲避暑养生特色镇”目标,发展“三园一乐”避暑经济,打造集休闲观光、农事体验、文化传承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农庄。并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252户,卫生厕所改造208户,筹集资金建设观景台2个、农村公厕3座,帮助高庙极大改变村容村貌、融入旅游发展主线。除此之外,他还因地制宜,充分利用高庙村乡土文化资源,借助艺术节和文化活动带人气、增效益,极大提高郭扶、高庙旅游美誉度。2020年,全村旅游总收入突破2000万元,600余名村民实现就近务工、就业。同期,高庙村也获得“重庆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多项荣誉。
当疫情大考遇上高分答卷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张力第一时间动员全体机关党员自愿奔赴一线,组织159名团员青年成立“青年突击队”、设置“团员先锋岗”发挥“青春力量”。
另外,他还主动负责疫情检测点值守工作,在零下气温的山区连续值守16个昼夜,劝离返郭人员400余人、车辆300余台;主动参与全镇范围内4个重点地区22个村(社区)的71次防疫任务,走访群众1480余户、3500余人,为300余户居民提供“代购”“跑腿”服务,获得群众一致认可。
他更是主动投入重点人员紧急排查、集中隔离点物资保供等急难险重任务,在父亲因病去世的特殊情况下,舍小家、为大家,连续在一线岗位奋战32天,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团员青年的初心使命、责任担当,为郭扶镇取得抗击疫情重大战略成果作出突出贡献。
“广大基层工作者都是优秀、勤勉、无私的,我只是其中最平凡的一员,这份荣誉是对一线人员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个人的一次鞭策” 张力谦虚地说道。这将激励他更好地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用知行合一不断实现自己的基层梦,不辜负信赖和嘱托。
同时,他也鼓励广大重师学子扑下身子、融入群众,在祖国大地上写好人生论文,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大学生创业优秀人物
王渝娟
王渝娟,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6级特殊教育(信息与资源),重庆永川人。2020年3月参加自主创业,现为九龙坡区渝惠食品经营部店主、财务管理、销售员。
家庭是她的首要
家庭是王渝娟在创业时考虑的第一因素。妹妹是先天性聋人,父亲一直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和高血压,母亲因意外受伤,做了两次大手术后也未能彻底痊愈。面对家庭的变故,身为长女的王渝娟选择了挑起家庭的大梁,继续从事父母一直经营的销售生意。于是王渝娟在校期间获得的奖学金,兼职工资,并找亲朋好友借资,终于凑齐了创业的第一笔资金。由于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耳濡目染下,王渝娟不仅学会了销售相关的专业知识,还结合大学教育及自我学习,积累了销售与经营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王渝娟说:“虽然生活节奏快,责任压力大,但是靠自己,才能踏实安心;靠自己,才能笑得漂亮。”尽管创业的过程筚路蓝缕,但是它的挑战性和竞争性,让王渝娟有充实感和成就感。在创业的过程中,她学到了不少销售技巧,增强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与沟通能力,获得了为人处世的经验。
教育是她的坚持
大学在校期间,王渝娟一直担任班长,早已具备关心关爱学生的师者情怀。她在兼顾学习的同时,还协助老师管理全班22名听障学生,帮助任课老师为听障学生手语翻译。因其突出的表现,多次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奖学金,重庆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大学四年里学到的专业知识,也成为了王渝娟创业过程中的助推器。正是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和课后活动,帮助王渝娟明确了职业生涯目标。尤为重要的是,她学习到了沟通技能,也提升了人际交往的技巧,因此在创业之时,她能够较快获取顾客的信赖与尊重。
王渝娟认为,即便是因为家里因素而不得不走做创业的道路,但自己也并没有彻底就放弃教师。在创业的同时,还兼职副业家教,教育聋哑孩子。
社会是她的平台
对于获得2021年重庆市“大学生创业优秀人物”称号,王渝娟表示,创业不仅在于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更有身边人的鼓励与帮助。父母手把手的教学与叮嘱,学姐为王渝娟争取参加春苗基金项目,学校和老师为她提供了锻炼和实践的机会。
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剧增。王渝娟表示自己会更好地回馈社会,关注关心班级同学的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还会继续为身边创业的亲朋好友给予经验和知识上的帮助;也会坚持带动身边人就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给应届毕业学子。
最后,王渝娟为我们分享了五条创业经验:
①树立创业目标,制定创业计划,针对性提升自己的创业素质;
②和相应的专业知识尽可能参加学校关于创业的比赛,积累经验,锻炼自己;
③坚持市场导向,多分析和思考,学习成功者的经验技巧;
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定要选择自己感兴趣、有一定基础的领域;
⑤脚踏实地,科学分析局势,不能盲目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