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报到入职衔接
用人单位可凭劳动(聘用)合同或就业协议书(含网签协议)或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或其他双方约定的证明材料,为高校毕业生办理报到入职手续,参加工作时间按照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实际入职之日计算,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完善信息查询渠道
用人单位、户籍和档案接收管理部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在办理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转递等业务时,可通过查看学历证书、劳动(聘用)合同(就业协议、录用接收函)等,或通过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系统,查询离校时相应毕业去向信息。
高校毕业生和有关单位可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和验证高校毕业生学历、学位信息。
毕业季即将到来
无论同学们选择就业还是继续求学
都面临着调档问题
关于毕业生档案
你了解多少呢?
什么是毕业生档案?
毕业生档案是学生毕业前家庭情况、学习成绩、身体状况等的文字记载材料,是用人单位选拔、聘用毕业生的重要依据。在校时叫学籍档案,毕业后叫人事档案。总的来说它是个人经历的记录,也是人事管理和服务的依据。
毕业生档案内有哪些材料?
档案里主要有高校毕业生登记表、学习成绩单、在校期间的一切奖惩材料、入团入党志愿书、毕业离校前的体检表等材料。
档案有什么作用?
档案除了供用人单位考察录用人员之外,也是维护咱们个人权益和福利的凭证,无论是工作调动、考研、公务员招考,还是职称评审、考资格证、工龄认定、社保办理、住房补贴发放、入党、办理退休等,都要用到它。
应届生毕业后档案有哪些去处?
应届生毕业后档案可以发至生源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至你所在单位(你的单位需要有档案管理权限)、申请档案留校管理或委托人才市场进行管理。
■如果你工作了,且工作单位有档案管理权限:
可以将档案发至你所在单位。
■如果你工作了,工作单位没有档案管理权限:
可以委托单位所在地人力资源市场进行管理。
可以发至生源地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进行管理。
■如果你没有工作,正处于待业期:
申请档案留校管理,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籍和档案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申请档案留校超过两年仍未落实工作的,学校将其档案和户口迁回生源地。
可以发至生源地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进行管理。
■如果你继续求学、读研:
档案可发至你即将就读的学校进行学籍档案管理。
■如果你是考研二战、三战的:
可以申请档案留校管理,待到考研上岸,及时到校进行档案调动,2年之后如果还没调动,会发至生源地。
可发至生源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进行管理。
毕业生生源地和户籍所在地不一致,档案转递地址应填哪个?
在非公单位就业或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当生源地和毕业时的户籍所在地不一致时,一般将档案转递至户籍所在地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机构。
在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一般EMS转递至工作单位。
档案可以存放在非户籍就业地吗?
除超大城市外,在非公单位就业高校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可存放在户籍地或就业地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机构。
超大城市的具体政策可咨询当地人社部门。
对在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来说,档案由毕业生所在的机关、事业单位保管。
什么样的机构可存放毕业生档案?
县级以上(含县级)人社部门所属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以及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授权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机构,可保管在非公单位就业和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档案。
在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档案由本单位保管。
毕业生可以自行保管档案吗?
不可以。有关部门明确规定,严禁个人保管自己的人事档案。
毕业生档案存放收取费用吗?
不收取。自2015年1月1日起,已取消收取人事关系及档案保管费、查阅费、证明费、档案转递费等名目的费用。
根据相关规定,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应提供免费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基本公共服务。
档案管理服务机构在哪里查询?
人社部在门户网站发布了地方人社部门所属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机构信息,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可登陆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网-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机构信息,查询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机构信息。
档案遗失怎么办?
情况一:已经毕业多年,一直就没管过档案,完全不知道自己档案在哪里,这种情况档案应该还能找到。
■如果毕业还没超过2年,那么回学校问问相应的档案负责人。
■如果毕业超过了2年,可到生源地人社局进行查询(可拨打人社局电话,一般只需提供身份证号码即可)。
情况二:档案在调档途中或者自己手里丢失,只能去补办档案。
首先,需要在所在单位办理一份档案遗失证明;然后,按照档案内需要的材料到学校一一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