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了,要多久才能恢复呢?有人说“伤筋动骨100天”,这其实就是在强调骨折后需要长时间的调养和康复。那么,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应该怎么动和怎么吃呢?该采取哪些措施来促进骨折的尽快恢复呢?
骨折康复期为何如此之长?
1. 骨骼再生过程复杂:骨折后,骨骼需要经过炎症期、修复期和重塑期三个阶段,这个过程通常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完成。
2. 个体差异:年龄、营养状况、骨折部位、骨折类型及个人健康状况等都会影响骨折愈合时间。
3. 组织修复和功能恢复:不仅骨骼本身需要愈合,周围的肌肉、韧带和神经也需要恢复功能,这需要时间。
在骨折的康复期内科学的运动康复及饮食调理将对患者骨折愈合产生极大影响,通过做好运动康复及饮食调理这两个方面有助于促进骨折的尽快愈合,那么反之则会影响骨折愈合,甚至可能发生再次骨折。
处于骨折康复期怎样动?
愈合康复期(固定牵引后的2~3天后)
1.被动和主动练习:开始时主要进行不负重的被动和主动关节活动,如脚踝的自主活动和在他人帮助下进行的被动活动。例如家属用手来帮助患者进行脚踝的被动活动,每天可进行 2 至 3 次练习,每个不同活动轴可重复进行10 到 20 次。
2.日常活动:尽量维持正常的日常活动,鼓励及早下床活动,即使必须卧床,也要进行深呼吸和咳嗽练习,同时需要对腰背部的肌肉进行加强训练, 同时还需要对健侧肢体进行强化训练。
3.物理治疗:热疗或电疗等理疗方法可以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恢复期康复(骨折后7周)
1.关节活动度练习:充分进行关节活动度练习,配合理疗和按摩以改善关节黏连情况,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针对较为僵硬的关节则可进行关节的功能牵引,即便是在对于受累关节的远端也可以进行屈伸等适当的力量牵引。
2.肌力训练:通过水中运动、身体按摩、低频脉冲电刺激等进行肌力训练。
3.作业治疗:上肢进行精细动作训练(如穿衣、写字、梳洗),下肢进行负重训练(如爬楼梯、下蹲、步行)。
骨折后怎么吃?
不同阶段的饮食调理有所不同,总体原则是食用易消化和营养丰富的食物:
早期饮食(骨折后的2至3周内,血肿期)
消肿散瘀:饮食应清淡易消化,避免大补。可食用绿色蔬菜、瘦肉粥、牛奶、鱼汤等。避免油腻、生冷和辛辣食品。
中期饮食(12至24周内,骨痂形成期)
高营养饮食:补充机体营养以便促进骨痂的良好生长,随着体力和食欲恢复,饮食逐渐过渡到高营养,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钙的食品,如奶制品、瘦肉、蘑菇、黑木耳等。注意避免过于油腻。
晚期饮食(数月到两年内)
均衡饮食:保持普通饮食,确保钙质摄入充足,特别是中老年人。可通过补充营养补充剂,如骨胶原高钙片、牛初乳钙片、B族维生素和β-胡萝卜素等,来支持骨骼愈合和体质增强。
骨折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是两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处于骨折康复期通过坚持正确的运动锻炼以及科学的营养补充,能够促进骨折的愈合及修复,广大骨折患者应特别注意运动与饮食的科学调配,为骨折的愈合创造有利条件。
骨折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过程,需要规范化的康复医疗干预和科学的术后调养。通过科学的运动康复和饮食调理,可以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康复时间,提高生活质量。骨折患者应在专业康复团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合理安排运动和饮食,最大限度地促进康复。
武汉健嘉康复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