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 -第 05 期 2013 年 05 月 现 代 阅 读 . 05May. 2013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干部培养探析——以心理社团为实例许晓霞( 广东省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 【摘要】 本文从强化管理、 促进发展, 以老带新、 以新促老, 组织培训、 提升素质, 参与活动、 提高能力, 合理放权、 优化职能五方面探析在中职心理社团中, 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干部的各种能力和团队士气。【关键词】 中职生 心理社团 干部培养【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497( 2013) 05—0052-01学生社团干部是社团的骨干力量, 在中职学校心理社团里, 如果培养和提高学生干部的能力, 对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笔者结合自 己多年的社团管理经验, 从多方面探析中职学校心理社团干部的培养方法。一、 强化管理, 促进发展心理社团, 就是一群对心理学有浓厚的兴趣, 责任感强,热心, 乐意助人的群体。 对于社团内部的管理, 要有一套实用的《学生社团管理制度》 , 这些制度可以召集全体社团干部一起讨论制订, 然后执行实施, 这样不但规范学生社团运作,还可以引导学生社团正确发展, 起着一箭双雕的作用。
“以人为本” 是社团管理的核心, “以人为本” 的管理,指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充分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 积极性、 创造性。 虽然心理社团的干部是通过层层选拔出来, 但有部分是抱着明确的目 标加入, 也不排除个别是一时冲动糊里糊涂加入。 因此, 要他们对社团有一份归属感和责任感, 必须要做好事前的调查, 了解他们的所需, 并针对性地制订一些解决的方法, 比如可以通过开会强化社团主体意识, 通过活动提高团队的凝聚力等。二、 以老带新, 以新促老每年, 心理社团都会招收一些新干部, 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因为新干部刚进入, 对一切都很陌生, 这时候, 我们采取新老结对的方式, 充分发挥骨干干部的传、 带、 帮作用, 加快新干部的培养进度。 通过开展各类活动进行传、 带、 帮, 例如,每年 5 月 份的心理健康宣传活动月 里的心理文化节、 心理知识比赛、 定点越野活动等。 各类活动的开展, 对于新人能力的开掘和积极性的发挥是很大的效果, 对老干部更新思维、掌握技术、 鼓舞热情有很大的帮助。三、 组织培训, 提升素养社团干部换届结束后, 为新当选的干部专门举办社团干部培训班。 培训班分为团康培训和职业素养培训两个阶段。
团康培训活动多是游戏、 带动唱、 简易的土风舞、 唱游、 故事等集体休闲活动, 而每一期的团康培训必然要经历几个常见的发展阶段:“热身期——互动期——凝聚期——工作期 (又称解难期)——结束期”, 热身游戏可以创设轻松的氛围, 如 “大风吹” 、 “快乐招呼” “集体按摩” 、 “成长三步曲” 等等,当他们积极参与的热情被调动起来时, 即可运用故事和情景设置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心理知识, 懂得凡事都要换位思考,学会沟通与包容, 助人自 助。 几次培训下来, 他们意识到自身的责任, 并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 团队的凝聚力更得到了充分的提升。职业素养培训内容包含职业道德、 职业技能、 职业礼仪、职业行为、 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的训练。 在职业礼仪之电话礼仪训练中, 笔者首先设计撕书环节, 让他们想象 10年后同学聚会是什么一个场面? 然后通过图片去辨别不符合礼仪的方式是怎样的? 在深入训练部分, 通过组内讨论演练来了解首因效应的重要性。 然后播放视频, 以抢答形式找出视频中的错误电话礼仪, 并进行纠正。 在结束部分, 发挥他们的主体性, 让他们运用刚学到的电话礼仪, 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 总结电话礼仪的主要要素。
四、 参与活动, 提高能力在指导教师的引 导下, 开展熔思想性、 知识性、 趣味性于一体的活动, 把心理社团干部共同的兴趣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引 导他们在自 我参与、 自 主思考中达到自 我教育的目的, 从而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和氛围。笔直抓住中职学生喜欢“玩” 的特点, 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的心理活动, 比如心理游园、 户外拓展等, 活动全过程由心理社团干部进行策划、 组织、 开展。 他们先开会讨论方案, 由策划部撰写, 然后按方案步骤进行购买物品, 场地布置,广播校报宣传, 活动前一天进行踩点, 再次明确活动分配细则。 在这样的活动中, 因为给予心理社团干部足够的自主性,所以他们在活动中, 自 身综合素质, 锻炼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使他们实现自我价值。五、 合理放权, 优化职能笔者学校的心理社团管理体系主要分为: 指导教师, 会长,副会长, 部门四个板块, 其中我们的部门包括: 秘书部、 策划部、外联部、 宣传部, 总体结构呈金字塔型, 每个板块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缺一不可。 为了让心理社团干部有更多的锻炼机会, 笔者通过合理放权, 明确各自 的职责, 部门成员共同承担责任, 使每个部门的干部更有目 标、 更投入、 更有创造性地工作, 产生“四两拨千斤” 的巨大力量和“九牛爬坡,个个出力” 的协作精神。
笔者通过几年的实践证明, 只要社团管理规范化、 制度化, 科学化, 才能有效地培训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交流协作精神,锻炼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意志品质, 提高他们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各种能力, 更为他们将来的就业和创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参考文献:[1] 王重鸣 . 管理心理学 [M]. 北京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02.[2] 王静 . 心理社团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探索和实践 [J].新课程研究 , 2008(12) . [3] 徐详云 . 中职学校如何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J]. 新校园学习 , 2012(6) .网络出版时间: 2013-05-13 13:32网络出版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