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麦家陪你读书」视频号,每周与你分享谷主麦家的读书感悟、文学思想、最新动态,一起读书、一起成长。
大家好,今天是麦家陪你读书的第2432天,共读的是第343本书——刘亮程的作品《一个人的村庄》。《一个人的村庄》
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更多爱读书的朋友。「麦家陪你读书」,一起读书,一起成长。
昨天的共读中,我们一起走进了,刘亮程回忆中那个“人畜共居的村庄”黄沙梁。
离开村庄久了,在城市中生活奔忙的人,对季节的了解也越来越少了。
刘亮程说:“一个早晨你看见路旁的树绿了,一个早晨叶子黄落。
又一个早晨你没有抬头——你感到季节的分量了。”
人四处奔走时,季节经过了村庄。
季节不是从路上来的,而路上的生灵却能等来季节。
今天我们将继续共读《一个人的村庄》第二辑“风中的院门”。
继续走进刘亮程记忆中的村庄——黄沙梁。
那个只有四季春夏秋冬,并不繁荣的荒僻村庄。
心地才是最远的的荒地,很少有人一辈子种好它。
曾经有多少个下午,我一个人在村外的田野上,看着夕阳落下滑过一排排平整的高矮土墙。
停留在那堵有着裂缝,泥皮脱落的高大土墙上。
我的奶奶,在生命最后的漫长时光里,就靠在墙根晒太阳。
天黑前她总是在那个墙根下等我,担心我走丢了,不认识黑路。
其实,我早就知道村庄的天是从哪片开始黑,夜晚里哪颗星星会稍亮点。
天黑透后最黑的那一片就是村子。
再晚我也能自己摸黑走到家,推开那扇总是虚掩的大门。
刮风时院门一开一合,我站在门外,等风将门刮开,再走进去。
我进去后风很快又将门关住。
如果刮起乱风,村里的炊烟就会像一头乱发一样绞缠在一起。
小时候我将炊烟比喻成村庄的头发。
长大一些后,我才知道炊烟是村庄的根。
麦草的烟是软软的,梭梭柴的烟是硬的,碱蒿子的烟呛人。
哪家的烟在风中能站直,哪家的烟一有风就趴到。
这跟他们用的柴火有着很大关系。
我在随风飘远的一缕缕炊烟中,看到有一种东西将它们从高远处吸纳了回来。
丝丝缕缕地进入了每家、每户的锅底里,锅里的饭、碗和每张嘴里。
夏天的早晨,我从草棚的顶上站起来,站在缕缕炊烟上之上。
看见这个像镰刀状的村子里冒出的烟,在空中像是一把巨大的镰刀。
它缓慢地朝西,有力地收割过去。
几百个人秋天的庄稼,被齐刷刷地割倒了。
夏天的夜晚,我很少睡在屋子里的。
有时候铺些草睡在地头看苞谷。
更多的时候是睡在牛圈棚顶的干草垛上。
草垛高出房顶和树梢,这是牛羊一个冬天的食草。
到了冬天,圈顶上的草一天一天减少。
春天到了,草芽初绿,牛羊便出圈到处追青逐绿。
棚上的干草也所剩无几了。
那时候再上棚,就会一不心踩空,掉进牛圈里。
冬天牛站在雪野里过夜,一两头或是几十头,头全都朝西。
风吹过牛头时,在牛角尖上,吹出“日日”的声音。
牛会用整个躯体为自己的一个部位挡住寒冷。
就像人用两只手捂着耳朵一样。
如果在秋天,牛发情的季节,牛会站在旷野里,屁股朝东。
而风在张开的牛水门上吹出呜呜咽咽的啸声。
公牛的鼻子对着风中,老远就能闻到母牛的气息,听到母牛的呜咽声。
于是,公牛开始奔跑起来,我知道这是牛每年最幸福的时刻了。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看到父亲的嘴朝下风那边歪。
一边用手干活,一边用手按住自己头顶的帽子。
我和几个兄弟就是他的另一手,往圈里拉牛,往草垛上压木头。
风一刮我就会把帽子脱掉,用土块压住。
但是父亲从来不脱帽子,再大的风都不脱。
父亲一年四季都戴帽子,冬天戴一顶黑羊皮帽子,夏天戴一顶蓝布帽子。
我记忆中父亲非常爱惜自己的头。
跟人开玩笑动他什么地方都可以,就是不能动他的头,一碰他的头就生气。
那时候我还在成长,并不知道身体的哪个部位,是应该特别器重的。
成长是一个人自己不知道的秘密过程,我们不清楚自己已长成什么样子。
生命像一场风。
我们不知道刮过一个人的这场风,什么时候能停。
也不知道风在人生命中,已经刮歪了几颗树,吹倒了几堵墙。
我看见风吹过村庄里,变成了一股子一股子的。
有从墙洞钻过的风,有过道窜过的风,就连牛肚子底下的风,都有了形。
小孩子们,在风里叉开腿跳蹦子。
落下来时就像骑在一条跑狗身上,顺风能蹿出好几米。
大人们不让小孩玩这个游戏,还用“刮风时要腿夹紧”的话来吓唬小孩。
但小孩们一玩起来就没尽头。
一蹦子一蹦子地跳下去,几乎忘了身后渐渐远去的村子,已昏黄的的天色。
顺风跑起来时,孩子们突然感觉自己会飞一般。
想象自己在会飞那一刻时长出了翅膀,能够“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旷野能盛得下人一生的奔路和飞行,人最远能走到自己的尽头。
然而,旷野无垠,当知道要回家时,家却已经丢得没影了。
回过头时全是顶风,或风已停。
人突然忘了飞,脚落地上,一天才走几十里。
迷失在千里之外的人,若能辨出顺风飘来一缕一丝的炊烟,是自己家里的,便能牵着炊烟回到家里。
人在回家的路上一步步地长大成人。
出门时还只是个孩子,归家时已成老人。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风就这样改变了所有人的一生。
我们从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再到死去。
刮过村庄的风却从来没有停过。
记得那是一个隆冬的夜晚。
我睡不着,感到屋子寒冷又恐怖。
我小心翼翼地吹灭了灯,我知道这是村里最后一盏油灯。
处在荒野深处的黄沙梁村,此刻只有我一个人醒着,我不能暴露了自己。
这样的冬夜,连狗也不叫了。
村里的几十户人家像是一群害怕的小动物,在大雪覆盖的荒野上,紧紧地挤成一窝,害怕被发现什么。
我独自醒着,趴在窗台上,看见村后仅有的几颗星星,显得孤远,寒冷。
稍远处一片影影绰绰的黑影,是我看不到的。
但我知道它们是一蓬蓬的蒿草。
也可能不是草,只是白天伪装成草,成片的站在荒野中,或是一丛一丛的蹲在村边的路旁。
一到有风的夜晚,就变得狰狞鬼怪,那些黑影像着魔了一般,嚎叫着拼命朝村庄猛扑。
村庄颤巍巍地置身在风中,无边无际都是它们的声音。
所有的人在此刻,都去了吹不到的遥远的梦中。
这个村庄在荒野中丢掉,也没人知道。
唯一的一条路埋在大雪中,唯一醒着的只有十二岁的我。
每当夜深人静时,我总能听到一种东西,正在穿越荒野朝这个孤单的村庄涌来,一天比一天近。
那时候的我,还不知道它们是什么。
只是看到一大群,铺天盖地,比人类还要众多的一群。
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了发生在大地上的一件事情,是父亲告诉我的。
他说:“所有的人正朝一个叫未来的地方奔跑。
跑在最前面的是繁华的都市,紧随其后的是大小城镇,再后面是稀稀拉拉的村庄。
黄沙梁太小了,迈不动步子,它落在了最后面。”
断后的重任,落到了这个小村庄身上,可是村里的人却并不知道这些。
村里的人不清楚,他们从事辛苦劳动的意义。
天黑便都蒙头大睡,撇下睡不着觉的我,整夜地守着村子。
当他们醒来时,天又像往常一样平平常常地亮了。
院里的鸡狗都叫了起来,驴又开始撒欢调情。
新的一天到来,能过去的已在成为了过去。
只有我在人们醒来时,昏睡过去。
没有人知道我在长夜里做过什么,为村庄抵挡了什么。
人们总是忙于奔向未来,寄希望于未来。
在空茫的未来,我们或许真能获取一种强大的力量来抵挡过去。
在这个叫黄沙梁的村庄,我的童年还有那些快乐的回忆呢?
敬请期待明天的共读。
了解谷主麦家的读书计划??麦家:我要用20年时间,陪读者读完1000本名著??麦家:写在“家人”超百万之喜悦时
本周共读回顾
??《一个人的村庄》①:人走得再远,也走不出一个村庄??《一个人的村庄》②:故乡是一个人的羞涩处,也是一个人最大的隐秘?
领读人·零露
专业撰稿人,人生如露,知白守黑。
主播 ·金姿
喜欢看书与电影,希望用声音温暖文字温暖你。
文案编辑:何佳丽、胡心雨
视频编辑:王琪
运营:馬車夫斯基
图片:文中插图来自公共版权网站,非商用
↓点击,读书打卡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