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是麦家陪你读书的第2232天,共读的是第316本书——王国维的作品《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
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更多爱读书的朋友。麦家陪你读书,一起读书,一起成长。
昨天的共读中,我们共同感受了“境界”二字非词所独有,上至《诗经》《楚辞》,下至元曲、杂剧,甚至是如今的很多作品,也是可以用“境界”去品评鉴赏的。
不过,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最初发表的版本只有短短六十四则,时有妙语,却让人意犹未尽。
因此,后来人又从王国维的手稿中择选了部分未出版的优秀作品,连同王国维自己创作的词作结集出版,供读者探讨赏析。
今天,我们就共同进入这部分内容的共读。
王国维对姜夔,真的是又爱又恨。
在《人间词话》已出版的版本中,对姜夔就既有肯定,又有批评。
如今手稿中的部分内容得以示人,姜夔又是首当其冲,被王国维列入品评对象。白石之词,余所最爱者,亦仅二语,曰:“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不少解读者都说,这是姜夔难得收获王国维表扬的一次。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两句出自《踏莎行》的篇末,初读不过寻常,但是结合前面回忆的“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是难舍难分之情,但是因为思念者无能为力,除了自我折磨、魂牵梦萦,恐怕也别无他法了。
王国维对这两句词的欣赏,是因为这情入骨入心,令人黯然神伤,这份懂得,实属难得。
受哲学影响深刻的王国维,在词评中当然也不会忘记他钟爱的叔本华。
其中有一段,他是这样写的:
叔本华曰:“抒情诗,少年之作也。叙事诗及戏曲,壮年之作也。”余谓:抒情诗,国民幼稚时代之作也。叙事诗,国民盛壮时代之作也。故曲则古不如今。词则今不如古。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时刻每个人都会有,文学是痛苦的产物,阅历是最好的滋养,在这一点上,王国维和叔本华是不谋而合的。
结合此前王国维提到的不同时代成熟的文体不同,词作至宋代鼎盛,今人词作不及从前也在情理之中。
至于曲作、戏剧,此前并未有成熟的作品。王国维生在清代与民国之交,他所处的时代,诞生了《桃花扇》《长生殿》等传奇剧作,除了创作手法的日臻成熟,更因有成熟的故事为基础,才成就了这般史诗级作品。
随后,他又给出了关于不同文体的学习建议,“散文易学而难工,韵文难学而易工。近体诗易学而难工,古体诗难学而易工。小令易学而难工,长调难学而易工。”
有难学者,也有易学难精者,短短的两行字,却包含着他自己多年阅读研习的心得,值得借鉴。
同时,王国维进一步强化了文字消解痛苦的意义,指出“不平则鸣”,不平也更容易诞生佳作。古诗云:“谁能思不歌?谁能饥不食?”诗词者,物之不得其平而鸣者也。故“欢愉之辞难工,愁苦之言易巧”。
不过,情绪到位了还不够,创作需要灵感,也需要创造力,否则就算有情,一味模仿他人也难成事。
正如王国维所言,“社会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善人。文学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天才。”
要想在创作上有一番成就,避免程式化和过多的技巧雕饰,才能保持文学的纯粹性,也才能在排除杂念之后成就自己的文学理想。
正所谓,“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这一句道出了词的优势,情意绵长,但是也同样有力所不能及之处,恰当的表达才能让作者和读者获得同样的满足感。
“有境界,本也。气质、格律、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三者随之矣。”
身为读者,读的作品多了,才会渐渐明白,“境界”是根本,其它的是以此为基础随之而来的,舍本逐末,到头来就会失了创作本心。
王国维认为,“词家多以景寓情。”又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关于行文中的情,后世有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这样的说法,但是无论如何,直抒胸臆始终是胜过隐约婉转的。
苏轼的《水调歌头》,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诉尽了千百年来的人们共同的心怀。把一人之情,上升为全人类之情,真情实感自然最是动人。
另一首《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则是其苦闷时所作,一句“寂寞沙洲冷”,是一时兴起所书,却让同样情绪的听者有了发泄出口,甚至还被写进了歌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成功。
往上历数,屈原、陶渊明、李白等人,也都是天才型的创作选手。
除了以上诸公,王国维也没有忘记自己。他在《人间词话》删减的文字中,不止一次夸耀自己的才华,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余之于词,虽所作尚不及百阕,然自南宋以后,除一二人外,尚未有能及余者,则平日之所自信也。虽比之五代北宋之大词人,余愧有所不如,然此等词人亦未始无不及余之处。”
“余自谓才不若古人,但于力争第一义处,古人亦不如我用意耳。”
王国维认为,他填的词虽然不多,但是质量很高,很少有人能比得上他。而且,虽然他的才华没法与一些古人相比,但是他的用意、哲思是古人所不能及的。
这当然有骄傲的成分,可他创作《人间词话》,论词作鉴赏之道,又亲自收录作品于《人间词》,足见多年来王国维对于“人世”是有所研究和了解的,《浣溪沙》《蝶恋花》《采桑子》都是他钟爱的词牌名。
有一首《蝶恋花》,是这样写的:
“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末尾一句“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慨叹岁月无情,悲情之余甚至有些绝望。这让人想到王国维骨子里的悲观,他四岁丧母,夫人在三十四岁时也一病不起,离他而去。
往事在心头久久不能离去,他痛苦难耐,却不愿糊里糊涂地度过这人生,也不愿寄希望于虚无缥缈的事情上,只能填词略略消解心中苦闷。
另有一首《蝶恋花》,“已恨年华留不住,争知恨里年华去”,同样是含着对于遗憾的无奈。即便有机会在灯下诉相思,也还是会有很多惆怅。
苏轼在《赤壁赋》里曾经写,“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人生爱恨别离,终归是短促浮萍,只有哲学才是永恒的问题。
王国维正是领悟到了这一点,才总在词句中彰显自己的哲思,“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飘零是常态,囿于自己的世界里,终归不得解脱。
“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句句都有所悟,窥探着世事的本真。
表面上,王国维是想通了,但他却不能真的不受牵绊。否则,他将是效仿庄子的洒脱,而不是封闭自我,最终走向万劫不复的结局。
“人生一大梦,未审觉何时”“欲觅吾心已自难,更从何处把心安”。
王国维看透了种种,却依旧免不了迷失自我。
五十年光阴大梦一场,在创作和学问上王国维的确找到了安处,但是却又不足以让他获得长久的归宿。终究还是做了了结,独留世人在他的作品中寻寻觅觅。
《人间词话》的重点内容我们就全部解读完毕了,明天我们将整体梳理这本书对于后世的意义,以及此书对于词作地位确立的开创作用,敬请期待。
了解谷主麦家的读书计划??麦家:我要用20年时间,陪读者读完1000本名著??麦家:写在“家人”超百万之喜悦时
本周共读回顾
??《人间词话》①:从这本书开始,打开你诗词审美的大门
??《人间词话》②:这三种境界,写尽了真实的人生
??《人间词话》③:这世上,最难能可贵的是真
??《人间词话》④:成大事者,必经这三种境界
??《人间词话》⑤:拿得起,放得下,才是人生
领读人 ·驿路奇奇
跨界文策师,书影评达人,与你一起话人间烟火共温情,品天地纯善漫天游。
主播 ·一凡
电台主持人,在北方小城安静盛开,随麦家,陪你慢慢读书。
编辑:何佳丽运营:馬車夫斯基图片:文中插图来自公共版权网站,非商用
↓点击,读书打卡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