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中体现的8种教育思想,你知道几个? | 重温经典
全文长700字,阅读大约需要1分钟
真正的经典著作,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值此新年之际,智库君跟大家一起重温教育经典。我们推荐的“教育经典”其观点都对我国的教育理念产生过重要影响,作者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教育“大家”。每次重温这些经典著作,都会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收获和启迪。新的一年,让我们回归常识做教育。
《学记》只有1200多字,准确说不是一本书,而是一篇文章,与《大学》《中庸》一样,是《礼记》中的一篇,但它远没有《大学》《中庸》那么有名,不过,《学记》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文献,却是每位教师都应该反复阅读的一本书。当然,可能有很多老师会说,《大学》《中庸》还稍稍知道一点儿,说到《学记》,那却从未曾读过。虽然未曾读过,但其实很多老师对《学记》应该并不陌生。很多人会经常听到甚至随口说出《学记》中的名句,不过是“日用而不知”罢了。比如:“玉不琢,不成器。”“教学相长”“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等等。
虽然是两千多年前的文献,但《学记》中有相当多的内容,放到今天仍不过时,对教育者会有很大的启发。下面就和智库君一起看看《学记》中体现了什么教育思想吧。
启发性原则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君子之教,喻也。”
循序渐进原则
“学不躐等。”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教学相长原则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预防性原则
“禁于未发之谓豫”
及时施教原则
“当其可之谓时”
学习观摩原则
“相观而善之谓摩”
主张课内外相结合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藏息相辅”
教育与政治关系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往期精彩
?给教师的二十条教学原则
?李镇西:教师职业应不应该有“退出机制”?
?李镇西 程红兵:公开课,不要再演戏了!
?俞正强:如何减轻老师的工作负担来源丨粉笔教师编辑丨智库君版权说明丨校长派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权,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